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实务 > 商界风云 > 电商价格战背后的“诚信尴尬”

电商价格战背后的“诚信尴尬”

来源:《中国商报》   2012-10-08 04:18
 

  电商市场上,一场价格大战开启时锣鼓喧天,落幕时却只有嘘声一片。近日,随着发改委的介入,电商巨头掀起的价格战闹剧已经逐渐冷却,然而由此折射出的问题却意味深长。相关专家表示,一场最终销声匿迹的电商“价格大战”,折射的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尴尬境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2年6月,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网络销售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1315亿元。交易量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的同时,也把“价格战”这一传统行业的“法宝”转移到了电商身上,粗放式的营销同样成了电商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不足10年,诸如这类的价格战却是层出不穷,从京东当当图书价格大战,到淘宝中小店家围攻大店主,均严重破坏了中国企业的竞争秩序,同时也给电商们自身的信用等级带来了隐患。”专家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为推进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健康发展,商务部加强了相关标准的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电子商务模式规范》、《网络交易服务规范》等一些标准。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还将继续加大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相关标准的制定力度,比如已经列入制定计划的《网店信用评价指标》、《网络团购企业管理规范》、《网络团购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电子商务营销运营规范》。

  据透露,《网店信用评价指标》在年底前就能正式出台。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中国的电子商务还没有进入到以追求赢利为目的的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长期赢利模式,进入门槛极低。“在缺乏真正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一直打价格战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必须保持低价。由此,商品的低劣和假冒伪劣也成了很多电商的代名词,这和多年来的价格战不无关系。所以,《网店信用评价指标》的出台也更具备一些现实意义。”

  不仅如此,《网店信用评价指标》更加强调的是行业的自律性,这个评价指标呈现出的是网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口碑效应”。专家认为,各大电商应加强行业自律,逐步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服务战”。业内的电子商务企业要更多关注商业模式的健康性和消费者最终价值,提高竞争的门槛和技术含量。不仅要比价格,更要比拼购物体验、物流、售后等软实力,这些都应该算是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国家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电子商务业价格行为的专门法律法规,加快推进互联网市场的法制建设。

  据了解,业界对于《网店信用评价指标》的期待在于:“消费者会希望在订单、系统、发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相关规范”。因此,在制定该标准的着眼点在于:市场准入与电子合同认证等保障公平交易与竞争的制度规定、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与信息保密等交易安全与个人隐私规定、售后维权渠道与解决纠纷的机制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规定,以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规定等。

  外部的规范诚然重要,但电商的自律也不可忽视。赵萍表示,重典的确可以治乱,但要彻底清除乱象,还得正本清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行业本身的规范更为重要。虽然《网店信用评价指标》是行业自律性的一个指标体系,但是相信在电商竞争激烈的现状下,这个指标的推广应该会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消费者虽然无法控制电商的行为,却可以理性面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信用指标的推广将会是在网店经营过程中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法宝之一。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