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电商带来了什么?

电商带来了什么?

作者:许东 来源:艾瑞网   2013-07-05 10:48

     如今的互联网,电商,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是最热的三个概念,每天的科技新闻80%都与此相关,相比而言,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还处于玩概念的阶段,并不能立即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而且大多数都是呐喊者而非参与者,唯有电商,经历十几年的积累,已经从萌芽期走向成长期,也渗透到整个国民产业的方方面面了,甚至在某些领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每一个网民,不仅仅是呐喊者与旁观者,

  更多的扮演了商家与用户的角色,所以,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其它概念远不能比的,至少,在目前阶段。

  如果从1995年马云建立中国黄页作为国内电商起点的话,至今已经有18年了,这也正好是中国互联网走过的历程。18年,电商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

  一、商业信息的透明化,暴利时代与区域垄断的瓦解。

  电商(或者说网络)出现之前,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力局限在当地,以服装为例,大多数会在自己附近的几条街或本市购买,而这些店老板的产品来源是本市或省会的大服装批发中心,这些服装批发中心的货又来自更大的批发中心或服装厂。这是传统的生意链,每一环节都有其所得利益,消费者最终高成本购买,因为个体消费者受产品信息,单次购买量,物流这三个因素的制约,只能接受这种商业模式。于是,局域性的垄断与暴利生意就产生了。

  电商时代之后,产品信息几乎透明,终端生产商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从批发时代走向小单多销时代。再加之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基本瓦解了原来的暴利时代与区域垄断。

  二、快递行业的崛起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也自然有着几千年的商业文明,最早从事货物运输的被称为镖局,在那些不太平的年代,这些人替人押货为生。建国之后,这种镖局演变成物流公司,因为运输工具的改进与社会治安的好转,以安全性为主的镖局时代进入以运载能力为主的物流时代。直到二十年前,小的物流形态出现,就是如今被称为的快递。抛开国营的邮政中铁不算,快递行业的民营老大顺丰成立于1993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有15万员工的行业巨头,随后,四通一达也快速跟进,成为二线阵营,近五年电商的高成长又吸引一些小入局者组成第三阵营,粗略估计,中国的快递从业人员达100万左右。这个行业几乎是电商高速成长下的产物。2012年双十一当天,淘宝天猫产生近1亿个快递,10亿的营业额。整个电商快递市场每年有上千亿的市场。

  这是电商直接侧催生的市场.

  三、电商从业者

  这是一群人的称谓,这个群体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这么算一下:淘宝有800万店铺,每个店只算一个人经营,再考虑一人多店的情况,打个五折,就有400万人在全职或兼职管理。天猫,6万商家,每个商家包括仓储,客服,设计,推广各种岗位,按30个人每店,可能有一小部分店铺是达不到这个人数,但本人所在的公司,从业者达到1000人,大小互补就按三十人算,这就是180万的从业者。再加上阿里巴巴b2b平台的几百万商家,简单的相加已经数字过千万了,除去中间重合的部分,这个数字在500万以上是没有疑问的。而阿里系在中国电商界占半壁江山,所以整个电商市场的从业者确实上千万,这其中还有招聘,管理,电商服务商等角色。这也是马云之前一直对外宣称为政府解决了上千万个工作岗位的依据。

  社会效率的提升

  这体现在信息流的对称,成本的降低,时间的缩短。以服装为例,在之前,一个新款,从国外到国内,从沿海到内地,可能需要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如今,今天出现在巴黎时装节上的成本上千的T台服饰,一周之后就会出现在网上以平民价销售,再有一周就可以穿在自己身上,当然其中也会存在些负面问题如侵权,仿牌等问题,但这确实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只是市场还不规范而已。

  火车的出现,自然会对汽车造成影响,但它却带来了社会效率的提升。

  失业

  随着上千万的电商从业者的出现,也自然带来了某些行业的衰退,新旧模式的交接,会刺激一些行业做出调整,优化配置来应对新模式的出现。于是就会有相当一批人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却寻找更高效的就业机会.如果说电商的效率越高,那么相对应失业的人就越多。而马云只强调创造的岗位,却没有提夺走的岗位,可能他认为这是社会竞争的自然选择吧,虽然饱受非议,但电商刺激下产生的失业有助于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提升整体效率,这种阵痛还是值得的。

  就像电子邮件的出现,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个人信件;数码相机的出现,几乎灭掉了生产胶卷的厂家,这是时代的不可逆转,这是社会的进步,不是某个人能阻挡的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