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企业管理 >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互联网基因?可以从4大方面来考察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互联网基因?可以从4大方面来考察

作者:独立财经分析师  来源:雪球   2013-07-29 04:09

对互联网基因的认识,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以及国际资本市场上,早就形成了共识。然而在A股市场,由于缺乏典型优质的互联网公司上市,同时聚集了一大批制造业、资源垄断型企业,因此国内投资者(包括机构在内),对如何分辨一家和互联网沾边的企业是否能成功,其推荐的论据和观点很难说到关键点上。特别地,目前A股TMT行业的分析师中,极少数是从互联网行业工作转型而来,很多甚至都没有写过几行线上代码完成过一个商业项目,就开始针对上市公司撰写研究报告。在这种背景下,一般投资者要洞若观火地看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互联网概念标的,非常之难。因此笔者特意撰文一篇,粗浅地谈谈什么是互联网基因。

 
第一,产品战略。
 
互联网行业产品为王,用户体验至上。谁的产品能体贴入微地解决用户的需求,谁就能生存下来。在依靠一种核心产品吸引用户之后,可以建立排他性的产品优势。在此基础上扩充产品功能,逐步搭建平台,创造直接伸往用户终端的渠道。
 
首先,中国的互联网文化是一种解决社会底层群众最迫切需求的文化,产品创新的同时,用户体验要非常好。例如,$奇虎360(QIHU)$ 的安全卫士从困扰小白用户的杀毒功能开始做起,慢慢延伸至桌面管理、系统维护、软件下载等领域,逐步搭建了一个桌面平台,牢牢抓住了用户的终端入口。
 
其次,产品的基础功能必须免费。这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基本共识。只有当产品取得了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因此搭建了一体式平台之后,才能开始考虑盈利问题。谁考虑对基础用户收费,谁家产品就会失去最庞大的用户群体。
 
第二,开发策略。
 
由于互联网行业不存在准入门槛,用户也是极其挑剔,在同类产品中的迁移成本很低,因此在面临竞争时,必须时刻注意用户的使用体验反馈,快速迭代版本,敏捷开发。在上一个功能没有取得用户的绝对认可之前,不能冒险开发下一个功能。那种抱着推出产品第一个版本就涵盖了大而全的功能的想法,已经证明了是一种失败的策略。如果有一天产品停止了更新,新版本不再具备新功能,那么用户流失就开始变成现实。
 
QQ的每一个版本都包含了很多新功能,分组、群、讨论组、离线上传、语音、视频、头像桌面,等功能都是在一次次的新版本中根据用户需求而开发的。同理,微信的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语音聊天、二维码、讨论组、朋友圈、嵌入游戏、手机支付等功能,也是在快速的版本迭代中新开发出来的。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新功能,不断地加强用户的体验,才让腾讯牢牢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VIP门票。
 
如果一家公司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对用户的需求不敏感,停止了反映用户的诉求的版本迭代,那么它会面临强烈的挑战。如果公司内部开发流程或者沟通成本很高,产品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恰好有一种开发模式都符合这两个缺点,那就是产品开发外包。我们在后续会聊到具体的案例。
 
第三,盈利模式。
 
百度最近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网龙旗下的91无线助手,就是看中了它的用户量和渠道价值。一款产品依靠基础用户的青睐而达到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后,流量和用户,就代表了可挖掘的现金流。流量变现一般有2种方式。第一种是,吸引第三方产品的进驻,对此进行收费或者快速流量变现。例如,360安全卫士开发了桌面软件商店和游戏捆绑入口。第二种是,对高端用户或者垂直领域的用户,进行差异化的增值服务,例如QQ的QQ秀和绿钻等级,优酷土豆的高清视频收费服务。
 
第四,企业文化。
 
大体上来讲,合格的程序员普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每天面对着电脑写程序,必须严谨细致。同时又耳濡目染乔布斯、扎克伯格、施密特的创业故事和不羁的创新精神,往往心思活跃,天马行空。因此,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中,上下级的观念必须淡化,同时工作关系要越简单越好,这样能给予创新产品以基本的土壤。例如,腾讯公司上至马化腾(Pony),下至刚入职的应届生,都有一个英文名字,内部称呼都是直呼英文名;阿里巴巴内部,每人都取一个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名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工作沟通时不会认为感觉到职级的差异,便于激发基层员工的创新精神。
 
其次,企业内部必须有鼓励产品创新的氛围。在激励体制和组织架构上,必须以产品为中心,以市场成败来论英雄。微信的推出,在腾讯内部也是一波三折,最终以高级副总裁刘成敏的离职和张小龙的高升作为结局。
 
这种企业文化是和中国传统的国有文化是背离的,如果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要下水互联网,那么就先反思自身是否具备了淡化的行政色彩、允许适度自由和鼓励创新、以产品成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
 
在分析完了互联网基因之后,笔者简要地点评一下A股的相关公司。请注意,笔者并非说下述这些公司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而只是根据上述观点来点评个别公司在个别互联网业务方面的前景。
 
1、在开发策略方面,采用技术团队外包服务的方式,将难以完成产品的快速响应和迭代开发能力,更加无法响应用户和市场的急切需求。
 
中国移动的飞信产品,一度成为腾讯公司的头号劲敌,借助于和短信的绑定,飞信极大威胁了QQ的无线业务。可惜的是,这款产品是由外包服务商 神州泰岳通过定期签订外包合同的方式来完成的。在和用户的体验沟通方面,产品的实际开发者和产品的品牌方,利益显然不一致。现在微信发展如日中天,飞信将日渐式微,难以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中生存下来。飞信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移动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技术实力不到位的同时,企业文化和对互联网行业的认识离实际的市场需求很遥远。
 
同理,苏宁云商四年来,在后台IT大系统方面,采用和IBM、SAP等咨询公司合作的方式来构建电子商务运行系统。这犯下了2个错误。首先,IBM和SAP的长处在于项目咨询和ERP实施,但是这两块不是互联网行业所必须的核心业务,它们都没有运营大型互联网网站架构的经验,它们所擅长的产品(DB2)和企业后台系统,无法适应电子商务网站的实时需求。其次,采用项目外包的方式,无法实时响应市场、公司的需求,无法快速地推出后台功能来推动运营方案,必然会步步落后市场,越甩越远。
 
2、网宿科技在国内的CDN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之前市场有投资者担心运营商将会介入CDN市场,原因在于机柜、服务器、带宽上具备成本优势,可能会搅动国内的CDN格局。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首先,运营商的体制、技术实力、互联网行业经验,决定了它们无法在不需牌照的互联网市场有所作为;其次,CDN服务具有技术门槛,对产品的研发运维经验的要求较高,仅仅因为运营商具备最基础的硬件成本,就推断其能做好CDN业务,有点一厢情愿。具体分析可以参考文章《网宿科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顺网科技是A股一家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平台型公司,公司由单一的网吧渠道提供方,转型成面向全互联网领域综合的娱乐平台。顺网科技的业绩,主要由3块组成。
 
第一、蝌蚪网的页游联合运营。2011年之前,“蝌蚪”游戏平台仅仅布局在网吧,导入游戏研发商和运营商的端游和页游,使用“蝌蚪币”作为统一支付的虚拟货币。公司作为渠道推广方,收取50-70%的游戏道具付费分成。2012年开始利用在网吧用户中积累的账号、积分、VIP待遇、增值服务,突破网吧的适用范围,将“蝌蚪”平台引入到全互联网范围,在抓住走出网吧的用户同时,大幅度引入联合运营的外部游。
 
第二、网游推广及广告。由于“网维大师”和“蝌蚪”娱乐平台占据了约75%的网吧市场,而网吧管理者基于无盘化、傻瓜化管理的需求,使得这2款软件成了网吧用户进入互联网和娱乐消费的唯一通道。因此,各大游戏的内容商和运营商在地面推广成本居高不下效果渐弱的大环境下,纷纷加大了对网络渠道的推广力度。“顺网科技”开发了“星传媒”广告平台,利用各种合理的位置、用户等待的时间,插入软广告,在下游游戏商火拼的局面下,坐收渠道费用。在游戏用户规模停止增长的局面下,该业务2012年全年保持50%的同比增速,营收超过1.7亿元。
 
第三、增值服务。公司掌控的网吧终端拥有大量自有流量,以前多通过直接售卖的方式销售给百度、淘宝等公司,参与流量的分成。在搜索引擎市场秩序已定,轻型电子商务网站粉墨登场的背景下,来自于电商类客户的收入增长明显。2012年收购的“成都吉胜”扩大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同比例提升了“增值服务”业务的营收规模。另外,公司通过蝌蚪游戏平台导入端游和页游,使用“蝌蚪币”作为统一支付的虚拟货币,作为平台的渠道和推广方,会收取五到七成的道具付费收入,这也是“增值服务”业务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块业务连续3年保持了32%左右的稳定增幅,2012年营收为0.545亿元。系列分析文章参见
 
4、海康威视 最近上线的“海康电商”网站(http://mall.shipin7.com/)、推出的“视频7网”手机应用(http://weibo.com/shipin7),颇具特色,将为国内最大的安防服务平台上打开民用安防的一片蓝海空间。
 
由于传统的视频监控产品,销售渠道都是以政府和机构为主,采用的线下渠道经销为主,难以将产品渗透到居民家庭之中。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大大拉近了产品和用户的距离,使得居民购买、体验高清摄像头的体验大大加强。同时,推出了免费的手机应用软件,能够和家庭高清摄像头互联互通,并就各种事件提醒手机用户,拓展了摄像头的功能。将来的发展方向,必然能满足高端家庭的亲情沟通的需求、中低端社区家庭的安全监控的需求。
 
虽然海康威视并非一家互联网企业,但是它进入互联网市场的策略非常准确,不管是在产品的开发上,还是盈利模式的创新上,都别具一格。笔者建议长线投资者积极配置。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