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实务 > 新案例 > 案例分析:巴黎欧莱雅在新浪的广告

案例分析:巴黎欧莱雅在新浪的广告

作者:flyingbird 来源:   2007-05-27 05:52

巴黎欧莱雅最近几天在新浪首页发布了网络广告,出于个人的兴趣我来分析一下这个广告以及它的Landing Page,来讨论说明网络广告在营销中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和果效的问题,本文纯属个人观点,而且我尊重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单位以及广告业主,重点是站在一个浏览者的角度进行用户体验和营销方面的讨论。

广告部分:

网络广告和其他广告一样,需要一个鲜明的诉求来吸引浏览者的点击。这个诉求需要精美的设计,深思熟虑的文案,以及良好的制作。网络广告的设计其实是很有挑战的,因为展示的大小有限制,同时文件的大小也有限制。而客户常常要求在广告中放尽可能多的内容,这样就需要广告的设计者很好地和客户沟通,要强调主题鲜明的重要性,要让客户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否则广告很难达到它应有的效果。这个欧莱雅的广告,采用非常清淡的颜色,设计的很干净,在新浪主页繁杂的布局下,非常引人注目,感觉非常好。我个人感觉它的位置很成功。因此吸引我仔细观看,也才引出这个案例的讨论。虽然我不知道设计制作单位是谁,但是无疑的,这个广告在我这浏览者看来,取得了第一眼的成功。不过当我开始仔细看这个广告时,一些细节的处理,让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我们来看一下,整个广告主题的诉求一共通过三桢来完成。按序如下:
 1     2   3

第一桢就是一个问句,引发好奇心,这是常用的方法。”防晒霜保护不够,你怎么敢出门?“ 其实,真正吸引浏览者点击的应该是第二桢,也就是”千元旅游大奖等你拿”这个信息。没有奖励,点击的动机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不过这句话上面的文案上初看起来似乎有商榷的余地,“创意你的生活故事” 远不如“说出你的生活故事”更面向大众,这似乎也是广告中硬造一些表达的惯常做法,当然网络广告的包容度很高,我只是觉得平淡的未必不好,这里的“创意” 用作动词,是强调编写一个并非亲身经历的生活故事,或者想象中的故事,如果活动一定要这样安排,当然那也无可厚非。(事实上我进入活动网站后,发现确实是”创意”你的生活故事,这是后话)。再看第三桢”巴黎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推出了这个广告的关联产品,解答前两桢留下的疑问。这一桢的制作上缺少一点细致,巴黎欧莱雅是品牌的名称,多重防护隔离露是产品名称,在断行处理上,将”多“字简单化地留在上面一行,使得阅读变得很费劲,用户体验受到损害。这个时候,如果回到第一桢,仔细推敲,会发现第一桢的文案也有小小的瑕疵,那个人称代词”你” 使得整个句子有倾向变成广告业主对用户的一个提示,而不是用户的经历,虽然这么说有些吹毛求疵,不过好的广告应该在各方面都经得起推敲。不是吗?
应该说整个广告故事的文案逻辑还是很清晰,可是在整个动画的制作上还有一个问题处理得不到位。我们知道广告动画是循环播放的,而如果说一段广告讲述一个故事,它就应该有头有尾。这才符合我们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广告一旦发布,浏览者是靠什么来判断广告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尾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点需要寻找地标,就算有门牌号码,我们也更倾向于说,”那个地方对面就是肯德基“。而且我们每个人更多的体验是,常常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如果亲自去一定能直接找到,但是我们通常说不出那个地点的门牌号,甚至街道的名称。同样的道理,广告有三桢,前后逻辑都很清楚了,但是仍需要一个”Land marker”来告诉浏览者故事的头尾,这可以是一个品牌的LOGO的定格, 也可以是一个Fade out的效果,总之,要让浏览者能够清晰分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我个人的体验就是仔细看了两三遍广告,才分析出正确的次序,而正常情况下,广告吸引浏览者的时间是非常非常短暂的。说稍纵即逝绝不为过。这也是门户网站强调impression而不是click的关键所在。所谓用户体验就是把浏览者放在设计的中心,无论文案、字体大小、布局、动画以及序列都从浏览者的角度去推敲、考量。

公平地说,整个广告还是保持了设计上的高品质,大小才16k,也许那个“隔离露”的图片再清晰些就更好。

下一部分再讨论它的Landing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