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再大创意都不如一个“创意母”
“创意”可以吸引许多注意,但创意本身好像也都很“短命”,爆红以后,下一个创意不知道怎么生出来?这是创业家面临的问题,好像只有一次机会,没办法先挖一个隧道,再慢慢的小的小的一个一个的出去。这也是网络营销人员面临的难题,预算总是花在一~二个月的“短期”活动上,难以“长效”,创意似是随用即丢。
如果,干脆创造一个“创意母”呢?
有人要送你一条金块,不如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还要吸引人。如果你想要创意源源不绝,干脆就养这一只不断吸引使用者目光的“会下金蛋的母鸡”!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新闻稿,就是在讲一个“创意母”,有一家专作T恤的设计厂叫“T-Post”,创业家远在瑞典,所以网址是“。se”结尾。大家知道做T-shirt的设计之多,大家都想自创潮牌,成功的没几家,但这家T-Post想到一个好办法,这位创业家发明了一个新招,它的每一件衣服,竟然都是利用“新闻”来设计。
什么意思?
它的T-shirt不和人家比每一件怎么设计,他和人家比整体的“概念”,每一件T衣,都是这样印出来的──前面的“内里”印着当时最热门的新闻“文字”,前面的“外皮”则印着关于这则新闻文字的“插画”,穿着这件衣服,好像随身带着一只超级话题机,碰到任何熟人或生人,你都勇于挺出你的肚子,将这件衣服秀给对方看,对方会说:“Nice Shirt!”你就开始讲一段这件衣服上面的新闻的故事。
这样的一件衣服,时效性很重要(因为上面都是新闻),因此最有趣的是,他的收费方式,也不是一件一件卖,而是用“订阅”的,就和报纸杂志一样,每个月你会在信箱收到一件新的t-shirt,就如同收到一本《数字时代》一样,打开一看,衣服的前后,都印着当周最热门的“新闻”!价钱方面呢,目前T-post的衣服一件单卖高达36美元,但订阅价只要21美元(台币700元),运费已含,可以说相当便宜!如果你是新闻记者想要写这“期”的衣服?更可以向他们申请一件免费的衣服,他们很乐意你尽量的报导——
T-post的“印新闻到衣服上”的创意,是六年前在2004年的时候,几位瑞典朋友想玩一玩媒体,从五间衣服开始起家,没想到卖一卖,现在已经卖到了50个国家去了!从开站到现在已经出了“60期”,他们五周出一期,已经大约300个星期,报导说,这些创办人其实没有想太多,他们只想一件事:“将新闻告诉大家。”这和杂志、新闻媒体的志向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是以T-shirt的方式来表现,也由于同样以这种志向起家,这件衣服厂商一开始就是“大音量”的设计,绝对不会默默无言。
有趣的是,不过一直到去年,瑞典的创办人才终于正式将T-post的概念引进美国,和美国当地一位做营销公关的经验人士合作,于是他们的做法又有了新突破!他们在“第51期”甚至还使用了扩增实境(AR)技术,让这件新闻衣服还可以和使用者玩一场在线的剪刀石头布。到了“第54期”,他们将这件衣服和“活动”相结合,他们办了一场公益活动,号召网友投稿,只要YouTube影片被看最多次的,就可以得到T-post发给的1000美元奖金。然后,“第57期”,他们直接将一整套“鼓”印在T-shirt的前面,你可以直接对着自己的身体敲打,还会真的有不一样的声音!不过我是认为,T-post在美国的噱头愈来愈多,却不如当初在瑞典那样的“只印新闻”还要有魅力。
很多人在卖单件T-shirt的创意了,但本身卖这些T-shirt的模式,却一直没有变过,T-post可说改变了这一点。
前阵子还曾看到另一篇报导,纽约有一个创业家卖“三明治”,他的三明治很好笑,他没有店面,你要到某一区,站在那区的某一个路口,然后写一封手机“简讯”给一个叫Ronnie的家伙,并在简讯中告诉Ronnie,你现在人在哪个街口?然后请等15分钟,这位Ronnie就会拿着一个热呼呼的三明治走到你面前,塞在你的手里,然后向你卖5~7美元不等!
拿着这个三明治,你就可以走了,你会发现,这温温的三明治其实就是两片土司合在一起,烤得微焦,里面只是牛油和起司,天啊,这种面包应该谁都会烤!听说这位Ronnie现在一天要卖40个三明治,也就是日入200美元左右,一个月的营收是6000美元(台币20万),不必扣税,没有租金,成本大概低到地上去,所有卫生法规也拿他没办法。他连网站的费用都省下来,只有一个简单的facebook粉丝专页,成为他除了简讯之外唯一与网友沟通的管道(譬如他才刚刚说,这星期他都不接订单,请别烦他!)
谁都会在路边卖起司三明治,谁都会印制新闻T-shirt,但当你是第一个印,第一个烤,以这样的方式来贩卖,就立刻抢到了那个“大创意”、“创意母”的先机,接下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位Ronnie开始以这样的模式卖“全套早餐”?或者卖里面什么美味都有的“豪华三明治”?他真的有可能开出一家前所未有的“外送餐厅”。
大家都常常想拚一个大创意,靠这个创意大赢,但我觉得,做创意也是在帮自己投资,如果能拿同一份精神,好好的做一个“创意母”,让他每五周生一件T-shirt,还是每天生一些三明治,这个创意就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循着这个通路,慢慢的打出其他小创意,想不成功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