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聚焦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精彩看点

聚焦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精彩看点

来源:电子商务世界   2005-10-12 09:36
2005年9月22日,由《电子商务世界》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科技中心联合举办的“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来自政府、银行、支付企业、用户、行业专家、新闻媒体在内的共200余名代表,围绕大会主题“打通网上支付瓶颈 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展开了激烈研讨。
网上支付的瓶颈到底是什么?网上支付之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意义又是什么?经过白天的高峰论坛和晚上的圆桌会议两场讨论,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困扰当前网上支付的瓶颈主要在四个方面:政策法规、安全、大环境建设和创新。
来自央行、银监会、国信办、信产部的领导和法律专家指出,继《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后,近期将会有关于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相关法律文件出台,国家将花大力气来营造网上支付良好的法律环境,鼓励广大的支付企业放手去做,不要担心。
而针对用户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CA认证企业的负责人和支付企业均表示,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讲,国内网上支付已经非常安全,只是由于宣传不够才使得用户担心,相信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发展这个问题将得到解决。
在关于网上支付大环境的建设方面,与会代表均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或者去适应用户的消费习惯,其次是加强支付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可以使支付企业盈利的电子商务环境。
最后的焦点聚集在支付企业自身。用户和专家强调,支付企业创新力不足也是网上支付的瓶颈之一。而实际上,支付企业已经开始从服务、模式、技术上创新,并在不断地拓宽、拓深支付所能触及的业务领域。
没有网上支付就没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种定位并不为过。正如嘉宾在给支付企业颁发个人网银最佳服务奖、最佳人气奖、最佳信任奖、技术创新奖、网络安全使用奖时所说的那样,希望各企业能再接再厉,为电子商务发展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精彩观点
政府声音
商务部信息化司王新培司长:电子支付需要信用、精准和规范
从资金本身来讲,电子支付包括了资金的存储和流通,这没有超出银行的本质,只是我们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模式,所以我认为他的信用是一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精准。网上支付最终要靠服务,要有针对性,要做到精准的网上服务,而非大面积的服务。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必须规范。通过这次会议我认为要发起一个倡议,网上支付绝不是不需要规范,只有越规范,消费者才越敢去支付,不规范竞争最终是无法发展的。

国信办董宝青副司长:网上支付不能游离于已有的银行分工
年初国务院颁发的二号文件《加强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第一个纲领性、政策性的指导文件。目前,各部门正按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大力度,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也安排了专项资金,像科技部、发改委都在进行“十一五”项目论证,很多企业都有机会得到国家的支持。网上支付不能游离于已有的银行分工,应该与其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为整个商务创造非常好的环境,解决好资金流,可以促进物流、商流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今天这个会议非常有意义,也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会议,电子支付将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央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李沁芳副司长:电子支付行为的监管和规范将分步落实
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解决了类似传统结算业务中签章的问题),规章只有央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近期可能会出台的部门规章还有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央行的《电子支付指引》。《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侧重点在银行和客户,主要是对企业和个人支付行为的安全监管,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非银行交易平台)的监管并没有大量涉及。
《电子支付指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作为电子支付指令转发人的网上支付服务机构,但对其业务的规范仍有很多不足,因此我们的基本想法是目前的《电子支付指引》仅是对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规范与引导,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制定专门的电子支付指引,或者叫“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本着这种思路,将要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取消了“转发人”的有关内容。下面是针对下一个“指引”的一些重点考虑。
一是关注交易资金安全。网上支付服务机构提供的是一种支付中介服务,如何确保客户交易资金安全,以免发生支付危机,是当前监管当局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是保护客户利益,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由于网上支付无论从其系统设计还是业务流程(支付环节)来看都比现金或其他非现金支付方式复杂,对消费者的行为要求也相对较高(如要求消费者具有一定网络浏览能力),为避免网上支付中介利用这种信息技术和业务上的优势损害消费者利益,必须强调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以维护交易公平。
三是加强风险监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