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新媒体启示录之TAG

新媒体启示录之TAG

来源:艾瑞网   2010-10-13 11:42
tag,中文翻译有很多,诸如标签、关键字,或者说得复杂一些:一种读者对某篇文章的一个符合自己思维模式而加入的一个附注。

  另外一种称呼叫大众化分类(folksnomy)。这种说法与图书馆分类相对立。图书馆分类更多带有结构的意味,而大众化分类则带有解构的暗示。

  举个例子。

  去年联想并购了IBM笔记本部门,获得了IBM ThinkPad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个新闻事件,按照图书馆分类方式,一般会放在“并购”或者诸如“IT动态”之类的名词下。但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豪赌”,标注了自己的tag:豪赌。这种分类方式含有极强烈的个人属性和行动见解。推到极致,标注方式可以和社会公认的或者能接受的方式格格不入(越轨):比如“脑子进水”。

  tag的出现,起源于此。

  如果纯粹走大众化分类的道路,tag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其实,在每个人的电脑里,文件夹名字都可以视为tag.除了“我的文档”可能大部分人计算机名称一样外,这个文件夹下的诸个文件夹想必会出现一些差别(几个windows事先定义好的文件夹例外)。不过,相较于文件夹而言,单个文档只能属于单个文件夹,而tag可以属于多个。

  在互联网浩瀚的信息海洋里,纯粹的大众化分类没有意义。没有一个人看到“脑子进水”会推理到“联想并购IBM笔记本部门”的。太个性化的东西,只能属于孤芳自赏。所谓的大众化分类,在某种意义上,需要被大众接受(正如很多人电脑中存放游戏的文件夹名字都有可能自定义为games一样)。比如, blog、博客都可以成为tag,但在中国大陆,部落格成为有效tag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台湾正好相反)。

  全球最大的tag中心:technorati.com只是基于tag的博客搜索,重要的是后者。这个网站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它坚持微格式(针对普通用户的开放数据结构)。

  但是,如果将tag从大众化分类这个名词中释放出来,回归到“关键字”本义中,就可以发现,基于tag,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得以联通的可能。

  tag的最大价值,便在于此。

  点击某个站点的某个tag,可以进入另外一个站点。网站之间的信息连通,通过tag来完成。

  对于互联网而言,信息是无法形成图书馆式目录结构的,而只能成为网状结构。tag就是这些网状结构上的信息节点,一个虚拟文件夹。而这些节点于信息本身的关系并非一一映射。

  但我目前的个人主张还是:tag基本上应该由把关人把持,而不是彻底大众化。(互联网上的信息代议制?)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