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增速远超城镇 农村电子商务前景可期
作者:未知
来源:通信信息报
2010-10-13 05:18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普及的加快,农村将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重要来源地区。加之农村急需成本低,覆盖广的市场渠道。这些都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底,农村网民规模约1亿人。2007年至2009年,农村网民年均增长71.6%,远高于城镇网民年均增长34.6%的速度。
农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急需成本较低、覆盖面较广的市场渠道,而这正是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将迎来发展良机。
农村网民增速大大快于城镇
《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底,农村网民规模约1亿人。随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农村网民将成为我国网民增长的“主力军”——一方面,农村网民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网民。2007年至2009年,农村网民年均增长71.6%,远高于城镇网民年均增长34.6%的速度。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增长空间巨大。未来几年,农村网民将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蓝皮书》还指出,金融危机下个人生活方式更依赖于网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由2008年底的7400万户扩大到1.08亿户,年增长45.9%,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
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巨大
最近几年,类似堆积如山的桔子卖不出去这样的“丰收的烦恼”新闻经常见诸报端。据业内专家王伟明分析,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跟我国农村居住分散,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畅有直接的关系。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这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而针对农村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完善的信息服务方式。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相对不便利的农村而言,网上招聘求职将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求职需求。
制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不过,要使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大踏步前进,还要解决不少难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差和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羁绊。
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各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今年5月,工信部印发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各地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并保证皆接入互联网。
据《互联网周刊》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极其缺乏。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要培养新一代“电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在电子商务农村推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家张周平开了一张药方:农村电子商务需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方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政府应做好监管信息真假、信息市场规范,方向引导的工作。但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去承担其他角色的任务,不能大包大揽解决全部问题;运营商的任务是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路铺好。只有宽带进了村入了户,信息化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农民自身则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提高,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