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并购看三类不同企业的发展
作者:丁志锋
来源:donews
2005-11-03 01:40
这两天时间到上海,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在软银亚洲的协作下,我们与华东地区超过5家的互联网以及无线企业进行投资、并购等战略合作的洽谈。
总体上,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是:相对与华南的IT行业环境而言,我可以肯定地说,华东的创业环境更加成熟,主要体现在行业的投资环境上,而北京则是全国资源的中心,当然也是很多初创企业发展的良田。与上述两个想比较,广东尤其是广州,对IT创业的培育明显落后。所以,这次我们选择来到了上海,在服务公司的牵头下,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就见了超过5个企业。
因为考虑到要和公司战略定位和现状形成一定的互补,所以这次接触的公司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初创发展中企业:
拥有一个不错的概念,并初步实现了平台的搭建,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但是赢利的思路上只是以较为简单的思维进行,而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如何打通价值链?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能再简单地认为,只要我有一个好的概念,只要我有用户,我就一定能够成功的这种思维模式。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就必须清晰地规划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其中的赢利点的思路。当然不同的阶段,实施的策略上不同的,投入期、发展期、收获期,这些应该是在自身的计划中很清晰,而在不同的阶段企业需要的资源和运作的思路都应该有所侧重。
中期发展停滞不前的企业:
拥有一定的用户和流量,用户数已经规模,但是团队的架构不合理,公司的赢利能力低,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导致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另外一种是本身企业的自身的资源优势不在网站,业务发展不专注,业务线拉等过长,导致业务思路不清晰,资源分散,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类企业没有当前生存的问题,但是如何发展壮大,确实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对于互联网这种规模化运作的行业,失去了现在的机会,就等于放弃了以后的发展甚至生存。这类企业除了通过外部资源、资金的引入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外,如何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业务重点,调整资源配置,寻求内部的突破口,也是很关键的。
后期倒退的企业:
曾经有过比较辉煌的成绩,但是没有把握好当时的机会,把钱都花得七七八八,而自身的造血功能并不健全,导致企业无法良性循环运作。其实这类的公司非常多,我自己也多次看到这类的企业一间间地倒闭。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客观的市场因素外,其实更多是资金链、自身团队和管理上出现问题。当然里面还有部分是运气的原因。这类企业和上面提到的第二类企业一样,而且对于他们而言时间显得就更为逼迫了,应该尽早采用相应的行动。
看到上述这三种类型的企业,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运作一个企业不是写文章、发表演说,不是靠吹就可以把企业吹上市的,现在的美国人也不是傻瓜。我认为,运作一个企业,除了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更应该思考清楚并时刻关注企业的赢利,不单单是有模式,而更多是该模式已经验证确实有收入产生,同时一个适度合理的团队和架构,保证企业高效良性地运作。
顺便补充一句,有好的项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