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2B:“全通胀”时代下的团购风潮
作者:李聪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2010-12-03 05:34
中金公司预计11月CPI同比上涨4.8%——如果这个预测实现,将是年内顶峰。通胀的巨大压力以及利息的倒挂现象迫使民众使尽浑身解数来省钱,甚至有人喊出了“团购跑赢CPI”的口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国内团购网站达480家,企业已达数千家,且仍然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将达近千家。另一方面,目前网络团购企业数量已达上千家,这种趋势不亚于WEB2.0以及SNS进入中国的“盛世壮景”。
通胀现实和预期成“东风”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09亿人,占互联网网民的比重达到28.4%,预计2010年将达到1.45亿人。而即时通讯、SNS的发展为网络团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社会化营销工具。
基于当前通胀的现实和预期,团购很可能借助这一“东风”再掀热潮。从中长期来看,如果团购类网站在经历了当前的“千团大战”之后能够沉淀下一些幸存者,团购将对当前的B2C电子商务格局起到局部解构的作用。同时,团购对于传统的零售业而言则有可能成为一条“鲇鱼”,加速传统企业拥抱电子商务。
与很多互联网应用一样,国内团购的兴起是受美国互联网模式的启发。“从其他应用的经验看,网络团购也会走出具有中国互联网特色的‘微创新’,但这种本地化创新究竟会在哪个点上诞生和发展还很难准确预测。”
未来将现“几大带众小”格局
除了专业团购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涉足团购领域,改变了这一行业的原有格局。2010年以来,团购网站数量已经从“百团大战”演变成“千团大战”。2011年之后,可能逐步出现“几大带众小”的格局,即存在2-3家全国性综合性团购网站,在众多垂直领域和不同区域出现众多的“诸侯”类涉及团购的网站。
团购真正拼的其实是线下的供应商资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大类:一是借团购进行诈骗的害群之马不时出现,二是团购网站出于竞争需要不断压低价格,同时又对服务供应商缺乏约束力,所以会极大地伤害团购行业的整体信誉。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网络团购存在问题,但通胀的大背景将促使更多的企业加入网络团购,并尽力实现市场规范。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中指出,团购激发了“消费者主权时代”,使消费者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消费者聚合力量愈大,所产生的价值就越大。随着“无处不通胀”的渐进,一场由团购引爆的C2B商务时代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