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和知识产权已成移动互联网发展瓶颈
作者:未知
来源:易观国际
2010-12-16 02:16
在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1世纪,互联网的应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从最初上网只是为了查看新闻和收发邮件的信息化时代,到现在互联网所带给人们的包括在线视频、SNS、网络游戏以及新闻和体育直播等等强大的娱乐内容,也就是目前热炒的概念Infotainment,即信息和娱乐的结合。
移动互联网显然也有这个趋势。据易观资本预测,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的占比攀升至65.9%,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全部移动用户的渗透率达到33%。2010年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突破3亿,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元,手机的相关服务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而一旦运营商的移动互联流量包月服务成为可能,新一轮的移动互联革命也必定会随着市场的开放而到来,服务和产品也将进一步创新和升级。目前已有相关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在研发移动互联方面的相关服务和产品,像公司文件及流程的审批、查询,数据的采集,预警和审批短信通知等服务,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完成,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公司成本。
对于目前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的挑战,易观资本副总裁Ivan Lee认为,目前市场最大的挑战在于产品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合作障碍。对于市场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产品和服务,运营商必定想从中获得利益。因此,移动互联流量包月的服务暂未开通,也是运营商在为自己的市场定位留下余地为未来同厂商的谈判增加砝码。对于厂商来说,无论是与运营商是充分建立合作并合理分配利益,还是绕过运营商,完全通过自己或者与业内的厂商联合,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都需要谨慎的思考和战略部署。
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开发者的利益。在国内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和技术会在公布后很快会被模仿和抄袭。这样极大的损害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利益。导致没有人愿意在技术和应用的创新上进行研发和投资,而缺少了创新又会使得行业难于进取和发展,使得更加少的人愿意从事相关行业,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有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会。在新兴市场中,只要有创意和想法并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就能迅速在第一时间吸引用户、扩展用户并产生巨大的客户粘性。像移动互联的办公流程审批、查询等服务,企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是很高的,而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其实难度以及对厂商的资格要求都不是很大。如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并从中建立起客户口碑和粘性,将使厂商从无限商机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