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专家支招春节购物技巧 网上购物须留神

专家支招春节购物技巧 网上购物须留神

来源:中国质量报   2011-01-21 01:27
  网上购物须留神

  专家教你如何识别网购促销中的陷阱

    出场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刘春泉

    1月17日下午,在浙江省东阳市一土特产经营店里,香榧、火腿等年货包裹堆积如山,店员正准备将它们发送给网络订购者。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办年货迎佳节。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办年货。包康轩 摄

    □ 本报实习记者 杨 阳

    春节将至,网购大热,不少网上商城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特大优惠”、“秒杀”等活动,网店卖家也搞起了疯狂促销:打折、买赠、抢拍、包邮费、返券、秒杀。强劲的促销手段引发了又一波节前网络购物潮,很多消费者都选择了通过网购来置办年货。与此同时,网购欺诈也在暗潮涌动。常见的网购欺诈手段有哪些?买家该如何防止上当受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邀请专家为您支招。

    陷阱一:

    名不符实 以次充好

    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购形式特殊,因为消费者都是通过浏览图片和文字介绍的形式获取商品信息,所以无法确知商品的质量。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网购骗局中最常见手法就是出售的商品与网上描述不符。

    2010年12月14日,关先生在某网站看到一款酒红色的名牌线衣,款式时尚,标价为88元,当即决定购买。但当衣服送到货时,打开邮包却发现衣服颜色不对,卖家描述为酒红色的衣服变成了紫色,尺码也明显偏小,这让关先生根本没法穿。联系商家退货,对方却称两种颜色也差不多,只不过是语言描述的问题。关先生又表示货款不符合自己当初订货的规格,要求退货,商家却不予承认,称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陷阱二:

    诱人团购 服务缩水

    由于能在消费时享受较大的折扣优惠和便利,网络团购已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网购方式之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看似“馅饼”的团购背后很可能埋藏着“陷阱”,一不留神,低价买到的也许只是“缩水货”。

    如某团购网推出了超低价餐饮团购,原价要上百元,团购价还不到十元。不仅折扣超低,食料丰富,网页还配上了诱人套餐图片。但等顾客到实体店消费时才发现,店家给团购客们准备的却是“微缩版”套餐,比提供给全价消费的顾客的食物分量少了一大半。很多人都吃不饱,只有再额外掏钱消费。如此一来,消费者就不知不觉多交了钱。还有不少团购客会遭遇“区别对待”。服务员一听说是团购的,脸色立马晴转阴,“团客”正常的消费权益得不到保障。还有的网站和商家对一些附加条件刻意模糊,消费者待到消费时才发现有种种限制。追究之下,商家就会以价格便宜,服务有限来搪塞。

    陷阱三:

    网络“钓鱼” 引人上当

    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公布报告,2010年1月至11月,累计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20570个,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36%。这意味着每一天就要处理超过60个钓鱼网站。

    给买家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文件、链接,或者设置仿冒的银行网上页面或第三方支付页面,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惊爆价”、“优惠价”甚至“中奖”的名义诱使买家输入自己账号或银行卡密码。当买家以为自己是在为商品付款时,其实款项并未打至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上,而是直接被转移到了不法分子的支付账户或银行卡上。这种诈骗手法被称为网络“钓鱼”。像小李一样,诸如此类“钓鱼”网站已成为消费者防不胜防的网购炸弹。来自360安全浏览器的统计信息显示,最受不法分子青睐的“挂马”和“钓鱼”商品依次为服饰类、鞋类、手机充值卡、数码相机、化妆品、手机、游戏点卡、饰品、家具以及笔记本电脑。

    专家支招

    如何防范种种网络欺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提出了几种防范欺诈的方法:

    第一、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大型、知名的购物网站。在网上交易时要认真检查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

    第二、警惕价格明显过低的商品。尤其在购买比较贵重、品牌类的商品,尽量先看看实物或是通过搜索引擎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在选购商品时,要要对商品的各个细节进行确认,看清货品的图片和文字、数据说明等信息,弄清商品是否能享受“三包服务”,降低购买风险。如果遇到模棱两可的商品介绍,一定要向卖家询问清楚。

    第四、不要轻易点击来自B2C、C2C网站外的链接,尤其是网络聊天工具、电子邮件中的链接,不要在站外页面交易。

    第五、网上交易最好通过安全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实现。并注意保存有关“电子交易单据”,包括商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的确认书、用户名和密码等。

    第六、加强安全意识,经常升级防病毒软件,提高电脑的安全性,确保账户与资金安全免受病毒、木马的威胁。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