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春节期间网购陷阱多 虚拟市场监管遇考验

春节期间网购陷阱多 虚拟市场监管遇考验

来源:宁波日报   2011-02-17 12:30
  兔年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网购年货。然而当节日期间所购年货被打开使用时,不少消费者却直呼上当了。网购一族们究竟遭遇了哪些消费陷阱?此类“暗坑”又该如何躲避呢?

  网购陷阱五花八门

  在春节期间的网购潮中,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遭遇的网购陷阱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上当受骗的消费者无奈地表示:“网络购物,想说爱你不容易。”归纳起来,目前存在的网购陷阱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刚开始迷恋上摄影的马小姐用年终奖在网上买了个佳能60D单反相机,原因是网店中的价格比实体店中便宜了700元。然而等拿到相机后,马小姐却发现套餐中的相机包等物件质量十分低劣,根本不是正品的佳能相机包。

  二是炒作信用,虚假宣传。许多消费者认为,信用高的网店,货物质量就有保障。事实上记者从淘宝网了解到,目前网络上出现了专门帮助卖家炒作信用的黑色产业链,一手收钱,一手将不良网店的信用度人为炒高,欺骗消费者。

  三是网络钓鱼,植入“木马”。网购年货的红火,让一些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也蠢蠢欲动。记者的一位同事本打算网购一件毛衣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母亲,在与卖家谈妥价格后,她点下了卖家发过来的商品链接开始付款。结果款付出后,登录淘宝网却未发现交易记录,这才定睛一看,发现卖家发来的链接页面并不是真正的淘宝网,400元就这样流入了骗子的腰包。

  四是售后扯皮,服务打折。卖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售后服务时却百般推诿,这也是许多年货网络买家遭遇的烦心事。由于一部分网购是异地购物,买家和卖家又不见面,因此一旦所购物品出现问题,卖家又扯皮的话,买家维权将会变得十分艰难。

  虚拟市场监管遭遇考验

  春节期间网购暴露出的众多消费陷阱,也恰恰折射出了当前相关监管存在的难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0年,国内的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5131亿元。

  在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违法行为也呈爆发式增长。据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介绍,从2009年开始,全世界网络欺诈的金额开始超过贩毒,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体验网络购物时曾经遭遇陷阱。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网络购物又具有虚拟性等特点,它所带来的违法行为因此也给监管带来了全新考验。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说:“传统的市场监管体系对在线产品信息管理、交易服务监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都存在不足。”

  淘宝网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道:“一旦有消费者认为遭遇网购陷阱时,监管部门从取证开始,到最终作出认定和处罚措施都非常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杭州的网民上网买了青海一家网店的假货,该由哪里的工商部门来管都很难说清。所以现在很多监管职责都是第三方的购物平台在承担。”

  不过,曹磊认为,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商务关注力度的加大,对虚拟市场消费陷阱的监管也会相应加强。今年春节期间、针对网络销售侵权盗版商品、以次充好、虚假打折、线下服务和线上促销承诺不一致、网络团购缺乏规范等问题,商务部就专门下发文件要求规范网络购物促销行为。江西、南京等地工商部门也向网购人群发出了消费警示。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