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游网购机票谨防陷阱
通过网上“淘”机票,到了目的地后,参加当地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或是自己根据爱好安排行程。自助游已逐渐成为近期出游的新方式。但由此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网络购票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值“315”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粤港票务番禺点的经理张毅宁,通过案例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订机票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搜索结果鱼龙混杂
案例:春节过后,在厦门工作的杨小姐想从网上订一张去杭州的机票,在百度上搜索“航空机票”几个字,出现了很多订票网站的链接,当时她直接点了www.jipiao338.com的网站进去,觉得票价很优惠,就直接通过银行柜员机给对方汇去了987元。
随后,杨小姐却被告知航班客满。于是杨小姐再询问是否有其他班次,“客服”告诉她有另一个航班,但需要重新汇钱到同一账号,前一张机票所付的钱也不能直接退还。杨小姐在5分钟之内再次汇去了987元机票钱,可收到的还是一条机票已经售完的信息。这次杨小姐选择了退款,而工作人员告诉她3到5个工作日之后退款就会到账。几天后,“客服”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更令杨小姐气愤的是,当天她又被骗了第三次。为了能赶飞机,当时她又直接搜索“特价机票”,搜出一个“春秋航空”的网站,她在这个网站上预订好去杭州的机票,并在银行汇去了800元机票钱。本以为心中的石头可以放下了,谁知这家网站的花招更多。杨小姐说:“他说我们要激活密码才可以出票,必须按照操作去做,去银行ATM,插卡,告诉账号后4位,余额也要告诉,而且2000元之上,我感觉不对劲,于是决定退订机票。”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甚至不再听杨小姐的电话。
揭秘:目前搜索引擎的管理偏乱,大量的机票信息根本无法辨别,网站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散布在各个网站的机票报价抓取在一起而已,而其中除了各大航空公司直销的网站,也混杂着不少小网站、小代理。
支招:正规代理商从航空公司拿到的机票价格基本都是统一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搜索引擎里面低得离谱的“特价机票”信息。订票应尽量选择大型正规订票网站或航空公司官方网站。
山寨网站以假乱真
案例:在广西工作的小芳计划与朋友到三亚旅游。一周前,她开始上网搜索,反复搜索后,她找到一家叫“去哪了”的旅行网站,从网页上找到了一张“广西——三亚”的特价机票,仅需380余元。虽说和“去哪儿”有一字之差,但该网站貌似规范,而且还有一般正规企业拥有的客服专线400开头的电话。于是,小芳没有多想,马上拨打网站上这个“400”开头的客服电话,并按对方要求,将钱汇给了指定账号。对方承诺,汇款5分钟后就能收到出票信息。
然而,小芳一直没有等到航空公司出票短信。她随后向有关航空公司询问,却被告知根本没有订票,再拨打该400电话查询时,对方先是敷衍几句,随后就不再接听。近日,她再次上网登录时,这个所谓“去哪了”网站竟然已消失。
揭秘:近来,网上出现了一些与航空公司或大型订票网站网页或内容极其相似的网站,用低价机票做诱饵进行诈骗。网站的中文名与网页均与正规的网站非常相似,让消费者稍不注意,就容易混淆。类似携程机票网、携程商旅网等均是“携程旅行网”的山寨网站。
支招:不要使用“推广”的航空机票销售网站。认真辨别正规的网站,最好选择“去哪儿”、“中国民航”、“航空公司官网”、“携程旅行网”等网站选购。
超低价机票有猫腻
案例:上周,林小姐上网想买张便宜机票到重庆。一搜索,找到一个名为“广州天翼机票网”的网站。两张往返重庆的机票,才1000元出头,她赶紧买下,按要求的操作付了款。谁知客服电话告诉她,汇款未成功,没收到钱,让她再汇一次。林小姐再次转账,而对方又说网络有问题,钱没收到。就这样,林小姐三次汇款,一共给了3000多元,单纯的她还相信,骗子会把之前的两笔钱都退还给她。等了三天,林小姐还没拿到机票,打客服电话也不通,这才起了疑心,一报警,才知道在她之前,已有许多人上当了。
揭秘:以诱人的优惠折扣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此后却编造理由拒绝安全支付,以系统故障、票已卖完需加钱提仓或者改签航班、未交保险费或者可退保险费等各种借口,要求消费者不断地重新支付票款。
支招:航空公司给代理商的散客机票价格基本是统一的,购买机票时,对于比绝大部分市场价都要低的折扣机票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