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关于国内电子商务争着风投上市之感
今天谈下庄帅所讲的“国内电子商务最大的隐形杀手——超低客单价”(庄帅的百读社:ibaidu.org )
我所了解的是外贸B2C类,像DX/FC这种在国内以低利润为代表的B2C企业,订单均额为¥$25-50左右,按人民币算也没多少。当然也不如大家所想像的几万个产品都是0-10以内的小物件,一般是有个2/2/6定率在里面,跟利润分配比例差不多。如10个产品,有2个是越低价或成本价类,用于走量带流量的;另有2个是销售价及利润这块都是比较可观的产品,用于稍拉平下利润的;当然更重要的就是这个6了,前面那个超低价2把客户引进来,就是为了带动销售这个6的。一般来说,这个6价格、数量这块都是占优势的,企业活下去就是靠这个6.定价及利润这块,也是这么算来的。
另外有一块就是由公司的产品及客户决定的。公司的产品定位是什么,推广平台的选择等,当然更重要的是网购者的消费特怔决定这些。
我专门调研过国内外贸B2C类,主要是以中低价为主,产品定位为配件加小部分整机。毕竟深圳就是电子之城,采购及价格这块还是有点优势的,也方便。不过目前电子类在欧美市场的销售趋势是越来越降了,大不如从前。原因方面在以后会讲,现在先不讲太远。
虽然客单价是低,不过也不像庄帅所讲的“这里指的是10元以内的商品;还要明确是这类商品在整个B2C商城占比超过70%以上。”还没达到这么夸张。坦白的讲,国内的B2C这块的利润还不像那些老板专家对外媒体嚷嚷的那么低,如真有那么低还哪有这么多风投啊。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就几年,市场是巨大的。真的是有了“天时、地得、人和”的完美结合,就看企业者自己的一个定位了。
真正作好自己的产品,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专业的运营方案与平台;良好的客户服务与政策……有了这些,电子商务是不怕作不好的。现在国内电子商务折腾得很厉害,都在什么搞风投,占地盘上市等,其实作为我这样一个运营者及网购者,觉得商家们都失去了最终的目的。
好好充分利用好目前的客源,给客户实在的实惠,在国内是非常好作电子商务的。中国老百姓在一切高压下,一有点小实惠,就会一直记住的,不愁他不会来。
ps:此文为本人第一次发稿,很多地方是不够全面及精确的,但求沟通与讨论。欢迎评论,只要是真诚实在者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