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市场“赔钱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们三年内给公司赚了一分钱毛利或五年内赚了一分钱净利,我都会把你们整个部门人员全部开除!”对,你没有听错,这是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原话,发表在他的新浪微博。为了使自己的图书部门能够打赢和当当的这场仗,刘总放了狠话。
而不光图书部门没有盈利能力,其他部门是否盈利?能赚多少钱?也一直被外界质疑的。京东最令人称道的还属其融资能力,按官方公布数据,这半年来已经累计融资15亿美金,约100亿人民币!这大概是最近几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融资总和!似乎越赔钱越被看好,已经成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
目前“赔钱企业”越做越大,而过早宣布盈利的大多已经出局,甚至名字都被遗忘了。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究竟是巧合还是规律呢?
首先,互联网企业大多认定一套定律“输钱不输阵”!这些年,打嘴仗的、拼融资的、比花钱的比比皆是。这源于我们的很多产品根本没啥创新,大家做的都是一件事,只是换了一个马甲儿,又都觉的是对方动了自己的奶酪,所以对那些一个碗里吃饭的竞争对手是要毫不留情,往死里整地。
就拿融资这事儿来说吧,你放出话来说融了1000万美金,我硬着头皮也就得说1500万,谁家王法也没说“忽悠”犯法呀。其实真正拿到多少钱只有创业者自己明白。
因为喊低了或者不回应,有如下坏处:
1.没面子。这等于侧面承认自己比别人怂,项目不被投资人看好。
2.没钱撑腰,谁给你卖命?如果你不喊出来,没准明天员工搬着服务器就跑到对方公司上班了。
3.媒体就喜欢报道这事儿,随便喊两声就能上报纸、上电视,免费推广何乐不为呀?
其次,互联网行业是个只有老大才能生存的行业,在每个细分领域容不下太多的企业。所以,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证明可行之后,紧急要做的不是赢利赚钱,而是跑马圈地,抢用户、抢资源、抢品牌和抢市场,总之能抢得都抢。
而投资者们更是熟知这一点,这帮超级聪明的人可没指望靠你的毛利活着,而是希望IPO以后,他当初的投资能打上几个滚儿甚至是几十个滚儿,然后再伺机套现。所以,烧钱是必需的,为的就是扩大规模,这个过程一致亏损都没事儿,因为只要大家认可这个领域,有朝一日你把所有竞争者都打趴下后,有的是时间考虑如何赚钱。
电子商务就符合上面说的,而且是最符合的。因为其他用户类产品(社区、论坛、博客等等),在有了规模和大量用户之后,还要考虑是否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如果没有,光有规模也没有。而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盈利模式,是不用考虑转化问题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商务成了最近斗争的主战场,为了当老大,烧钱是在所不惜的,因为有些决策者认为,这个行业中似乎“赔钱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