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纠纷成消费投诉热点
如今,网购这种新型消费方式已然走热。与之相随,关于网络购物的消费纠纷成为消费者的投诉热点。总结各地消协受理的情况,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1年2号消费警示,网络购物要警惕网购诈骗、产品质量不过关、夸大宣传、交货延迟、侵犯隐私等五大陷阱。
警惕钓鱼网站盗取银行账户
从我省各地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的网购投诉看,网购诈骗成为消费者投诉一大热点。一些不法分子以网络购物为幌子,对消费者实施诈骗。在交易过程中,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或钓鱼网站等手段非法获取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信息,盗取钱款。同时,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往往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给网站,例如姓名、联系方式和住址等。有些网站经营者却将消费者的资料随便散播,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造成了很大的侵害。
有的网络经营者利用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在网上出售质量低劣的商品,以次充好,甚至是假冒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部分网络经营者夸大宣传产品功能、性能,提供虚假的信息欺骗消费者。有些网络经营者在收到货款之后,拖延交货时间。有些经营者在销售时往往承诺对商品的质量提供保证,出售后却对所售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或不提供正规的购物发票,致使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选诚信网站保留交易凭证
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要选择诚信度高的专业购物网站,要审慎对待网络广告,对商品要进行了解、比较,货比三家。在交易之前,应当认真阅读交易规则以及附带合同条款。此类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性”,因此消费者要及时将这些凭证打印保存。对交易之后的单据,如交易确认书、用户名、密码、购物发票等,也应当妥善保存。购买商品时,要索取正规的购物发票。收到商品时,要先验货确认是自己所购买商品且无损坏后方可签字。
此外,网络购物有多种付款方式,省消协建议选择货到付款和同城交易,或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确保交易安全。网络付款时要注意付款安全,注意保存好自己的证件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不要随意告诉对方,交易完成后要注意保存交易记录。如遇到诈骗或非法网站,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相关链接
6月21日,由支付宝联手百家公司在北京成立安全支付联盟,保障用户权益。安全联盟在人民银行、工信部、公安部的指导下,以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查询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广泛联合银行、安全公司、浏览器、第三方支付、电商企业等横向产业链成员,以用户支付安全为核心,形成严密的安全保护,助推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