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之名 互联网游戏规则嬗变
作者:谢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6-29 09:46
追问新圈地运动:开放平台有什么,第三方应用开发商要什么。
竞争变为竞合、单挑变为打群架,封闭对抗变为敞开大门……仅仅一年时间,国内互联网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开放平台,新游戏规则下的圈地运动迅速铺开。
开放的导火线,来自于社交网站Facebook。这间在2007年创建开放平台FacebookPlatform的公司,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利用开放而飞速发展的公司,目前已拥有近7亿用户和超过700亿美元的市值。
而在国内汹涌的开放大潮中,国内互联网企业是在开启“Facebook式的创新”,还是只流于形式,进行另一场“资源和用户争夺之战”?业界看来,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开放前夜的浮华盛世
2011年6月15日,在“开放共赢、成就梦想———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宣布将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腾讯平台。在他看来,腾讯的使命正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转向与第三方合作伙伴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共同分享的互联网新生态”。
至此,国内互联网第一阵营中腾讯、百度、奇虎360、网易、新浪、盛大、淘宝均已公布开放平台,此外拥有SN S基因的人人网、开心网,以及移动互联网U C优视也开始搭台唱戏,一幅开放前夜的盛世图景展现眼前。
国内互联网走向开放,除了Facebook获利丰厚形成的模仿效应,和互联网企业遭遇发展瓶颈相关。易观国际分析师李智认为,互联网市场日趋饱和,各家巨头提供的服务趋向同质化,可取代性强。“用户需求多元化和企业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是互联网走向平台开放的驱动力。大家在争夺成为上网的‘第一入口’,加大用户黏性,但一个公司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服务,所以需要开放让其他人一起来帮忙,以成为王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开放平台”之争是一场“用户和资源争夺战”。“对于平台来说,有用户,有收费应用,盈利水到渠成。”李智表示:“对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来说,通过平台获取流量,然后运用流量变现。平台多了,选择多了,开发者将根据分成模式、用户规模选择平台。”
这些现象构成了开放前夜的图景: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在踌躇犹豫,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分成模式、用户规模、公平竞争都是考虑因素;另一边,平台则祭出各种优厚条件,忙着收罗队伍,以将之培养成熟,通过广告、分成、服务等方式获得收益。
真正的开放基于人际关系
尽管各方都计划通过开放平台大展拳脚,但对于开放的概念却有不同的定义。
F ro st&Sullivan首席 顾问王煜全认为,目前平台开放有三种:一、允许别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做产品;二、在自己平台上建立公平的生态环境、并允许别人制约自己的权力;三、开放资源(比如核心功能的调用),放弃控制权,一起构建开放的生态环境。现在的平台开放大多数是第一种,虽然不少已经表达了向第二种转变的意愿,但第三种才是未来。
在互联网知名评论家谢文看来,开放最本质的革命性在于一个平台通过种种接口向第三方开放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数据,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个性化和精准化传播和推广各种服务和服务信息。“提供公共标准借口,让第三方应用在自己的平台上向用户提供服务,这种做法微软w indow s一直在做,不是创新。”谢文分析指:“进入W eb2.0时代,应该是基于人际关系出发,向第三方应用开放用户行为数据,帮助第三方掌握用户行为模式,通过人际关系链条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围绕社交关系开发新的产品和应用,而不是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第三方应用。”
谢文认为,从这一点看,QQ、百度贴吧、新浪微博、人人网都有突破的机会。“但他们需要转型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用户的平台,而不是只局限于校园、白领的小众群体,或者成为垂直类平台。”
易观国际分析师李智也认为,关系链的确是腾讯先天具备的开放属性。“腾讯正在渐进式的开放社交关系链,形成分级分层的管理体系开放,更类似于Facebook的创新。相较而言,奇虎360没有社交关系链,属于单纯的应用开发平台,只能提供用户个人浏览行为数据;而新浪微博则手工业同样社交弱关系链。”
“裁判员和球员”
但人际关系链条并不是全部,对于腾讯、人人等这类进行平台和应用双轨制的公司来说,如何界定“裁判员和球员”的关系,是实现“真开放”的另外一个评判标准。
在谢文看来,传统模式的成功会成为创新模式的阻碍和负担。开放平台的运营商专心致志地做平台而不做应用,是上游而不是上中下游通吃。因为只有这样,平台才能做专做好,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才不会怀疑自己成为被平台运营商随时可以抛弃替代的玩偶。李智则认为,平台做应用并非不行,但必须厘清规则,即“什么应用我做,什么应用我不做”,而不是“等你做大了,我再来复制”。
今年初,网易也推出“iGATE游戏开发者计划”,作为网易iTown游戏平台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平台规则的制定者之一,网易C E O丁磊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提出了另一个看法,“大家对开放平台一哄而上,有点怪怪的,其实拥有平台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认为,研究一个平台上产生收入的来源,会发现一个“二八原则”,即80%的收入可能来自不到10%的作品,那你就知道到底平台重要还是作品重要?“对网易来说,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做这20%的精品,在做一个产业链的最高端。我们更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我们用户的指名认购率变得更高,就是指定这个牌子要这个产品。”
开放的能力
开放颠覆了过去的互联网游戏规则,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圈地运动。但平台搭好了,要获得流量和业绩的双赢,还必须看各家企业对于开放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易观智库在《中国互联网开放平台专题研究报告2011》提出,开放平台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开放平台运营商自身业务范围界定清晰;开放平台技术路线、策略明确、研发技术势力雄厚;开发者能够通过开放平台生存和发展,在创新的土壤之上获得收入;以及开放平台内部关系处理妥当,资源配置合理整合。
报告认为,拥有庞大活跃用户数量,占据用户上网入口的企业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发展中也能够占据主动。腾讯与淘宝在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开放平台发展中进入第一阵营。
李智认为,腾讯开放平台的重头产品“Q +”,提供了统一账号、安全支付、数据存储等功能,可以说是提供了“创业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建立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平台方向,而不是单纯的应用开放平台。而淘宝的优势在于,作为基于电子商务业务搭建的开放平台,成功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将仓储物流、营销、财务等线下服务纳入平台中。
易观认为: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于流量驱动的盈利模式终将被以商务为核心的个人增值服务所打破。另一方面,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层级区隔日趋分明,在流量、业务以及基础服务等不同的层次上更有效率地利用第三方的力量实现聚合。进一步来说,只有为互联网各种丰富的应用提供基于社交关系、通信、支付、存储等基础服务,方能够在未来的平台发展当中占据主动。
开放样本
Facebook:
严格执行平台与开发应用分离
2007年5月,在创立3年后Facebook推出了开放平台,将其API接口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允许第三方开放者将应用以及产品放在Facebook平台上推广。这个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拓展了Facebook的功能,一年后Facebook已经拥有8000万用户和超过150亿美元的市值。
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Facebook的第三方应用数量已超过24000个,每天有超过40万的开发者围绕这个平台开发应用。最新数据显示,Facebook已拥有近7亿用户和超过700亿的市值。
作为最早制定平台标准的网站,Facebook甚至将自己的开发平台架构开放给其它社交网站,使得Facebook上的应用开发者将他们的应用直接转移到其它社交网站使用,完全不需任何其他额外的工作。
同时,Facebook严格执行平台和开发应用分离,比如Facebook专心负责平台建设,寄生于F acebook平台之上的Zynga则是负责游戏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在这种模式下,它促使Zynga成为营收达到8.5亿美元的又一炙手可热的社交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