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IT业界 > 互联网世界 > Google :一个“圈子”引发的深思

Google :一个“圈子”引发的深思

作者:未知 来源:雷锋网   2011-07-21 09:03
   当Google+上周开始邀请内测后,“圈子”就成为了最热讨的功能话题。假如你在上周没有留意到Google+的相关信息(仿佛掉进了互联网一个阴暗的角落里),Google+特有的“圈子”功能主要用于对用户进行分组。你可以将某个人放进一个或多个圈子里,如“朋友”、“熟人”、“同事”、“约会对象”、“车友”等等。但你必须把那个人放进至少一个圈子里。

  对于如何管理自己的“圈子”,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许多人更是称赞Google+这款独特优雅的应用清晰回应了Google前雇员Paul Adam的研究标题“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的真实生活)”。

  我思考好友分组和好友管理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信息架构师,我很自然地希望整理好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并给他们贴上对应的标签。我在2004年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即时通讯如何分组用户”的文章。

  在思考了一小段时间后,我决定著书分享我一直以来对Google圈子的想法以及用户数字分组管理等内容。

  我们为什么需要“圈子”?

  我阅读了许多关于用户分组、圈子、列表的文章,包括各种各样的用例和需求。因为需求不少,所以我浏览了非常多的实现例子。包括非常多的网络社交用例,有针对出版商和消费者的,有针对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的,也有针对对称和不对称的。在我开始讨论我认为Google圈子或将遭遇的挑战前,我们先了解用户分组可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非公开信息

  我们需要“圈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某些用户仅希望他的讨论内容只被某些指定的用户浏览到。举个例子,你的孩子的照片,可能你仅希望跟你的家人分享而已。而著名网络相册Flickr的“好友与家人”的设置功能就是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兴趣内容

  每个人对于隐私的定义都会有微妙的差别,你觉得只有这些人需要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某个人想要从你的汽车爱好者朋友手中买车,他可能会想从你那拿到一些建议。你不必担心你们的对话是否是公开,你只需要确保信息仅在恰当的人内部传阅即可。现在,互联网上的兴趣社区服务提供商主要有Yahoo、Facebook和Google Groups。

  本地内容

  那些涉及“位置”的信息,如“今晚要上哪去呀?”或“谁有今晚那场音乐会的门票呀?”,可能你只是想发送给你附近的好友。

  活动内容

  类似于本地内容,当你正在某一个活动中(如Coachella音乐节),你可能希望跟你那些同样也在这个活动里的朋友聊天或者给他们发送一些信息。群聊服务工具,如GroupMe、Beluga以及现在Google的Huddle,都在尝试实现这样的需求。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所有的这些解决方案都是针对行动科技族开发的。

  组织内容

  你的大学朋友可能不认识你之前的同事,也不认识你的球友。也许你想分享一个你曾就读学校的校歌的链接地址,又或者你所在的那间著名企业刚刚更换了CEO,而你想通过一个链接把这个消息分享出来。

  发送的不全是垃圾信息

  对于内容的推论,有一种推论是这样说的,某个用户可能不只是希望发送的内容只有小部分人能看到,他可能还想所有人都能看到它说了什么,但这个用户也有可能很喜欢发送一些不相干的话题信息给其他人,但发送的不全是垃圾信息,或者只是讨个好玩而已。

  消费目标:从指定组阅读信息

  上面提到的任意一项内容,你可能还希望在某个群组里使用它们。或许你仅希望查看那些在Coachella这个地区的朋友的信息。或许你希望阅读的是那些你关注的技术博客撰稿人发布的最新的技术信息。Twitter的列表功能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了。

  什么是Google“圈子”?

  一切让这成为热讨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虽然我认为Google的“圈子”还面临不少的挑战,但它们展现给我却是积极、创新,或者至少说它们很有趣。 互联网的一些事

  可见的

  不像Twitter的列表或者Facebook的好友列表,每一个Google+用户的好友都必须待在某一个圈子里。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将整个产品的焦点再次集中在用户分组上。虽然强制分组看上去是一个更高的门槛,但Google+的界面却让添加好友这事变得简单了。

  “圈子”的真面目

  “圈子”是一款非常可爱的体验。它让添加好友变成一项趣事。我感觉拖拽的功能界面更适合触摸屏,收集好友可能会花很大的力气。然而,根据它们的建议将某个好友添加到圈子中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试过删除“圈子”,你应该试一试,那体验让人非常愉快。

  共享界面

  尽管它不是唯一的,但共享界面却非常的简约。如果我要分享某段信息给某个圈子或者某个圈子里的用户,那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有一点并不友好,“Extended Circles”这个选项很容易让人混淆,甚至是我们这些资深用户有时候也会弄不懂。

  自动推荐圈子用户

  在创建的第一个圈子里,我添加了三名用户后,Google开始推荐其他用户让我去添加,而且每一个推荐都十分恰当。这让创建圈子变得更加容易。但不幸的是,我创建的其他圈子却没有收到推荐用户。我怀疑刚开始推荐的那些人都是来自Google讨论组的成员。

  单向的圈子

  我不认识你,但我确信有些人,我认为他是我朋友,但他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同样地,那些称呼我“哥们”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很深入地了解我,但我依然会将他放进“认识的人”的圈子里。

  为什么分组不好?

  当我第一次使用Google+时,我潜意识把A君分组到我的朋友圈里,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包括在Flickr,在Facebook,在Twitter,通讯软件昵称甚至我的通讯录。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样明确地给用户贴上分类标识并不值得,于是我开始反思它的价值。当一个人越是要模拟一个现实的社交网络并且强调Paul Adam的研究时,我们会在数字世界里丧失人类的敏锐触觉。

  分隔线

  你是否在Facebook或者LinkedIn收到过请求信息时,犹豫是否接受这样一个陌生请求呢?好友和熟人之间一般有着这样一条分隔线。

  确实,你可以给每一个遇上的人都打上一个组织标签,但这样的结果却造成他们之间的区别变得更加模糊。你通过你的同学的介绍认识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并不在你学校上学。那么你是否应该把它放到“学校”的圈子里呢?那么跟你的那群好友经常出去玩的人呢?又或者说,某个人你碰见过无数遍,也打过很多次招呼,但仅仅是在派对上。你又该如何给他们贴标签呢?

  我们非常善于选择合适的场合认识合适的人。他们不是固定不变的死规矩,他们也十分依赖环境:是否在派对上?有谁也在那里?他们认识其他人吗?你有么有跟他们交谈?等等。十分不幸,我们所了解的这种技巧和这些隐含的社交规则并不容易转换到网络上。

  保持关系

  Mike是我一个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在2000年时,我们经常一起工作。我们无话不谈,常常结伴旅行,几乎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现在,我几乎每隔两个月才跟他碰面一次,但我们依然会在一起分享我们的想法并寻求对方的支持,但生活变了,我们的关系也不一样了。

  社会学家Gerald Molenhorst向我们展示了,每隔七年,我们的社交圈子就会发生一次变化,但很少有人能察觉到这种变化。我们难以弄明白,为什么我的好友Mike会从一个圈子移动另一个圈子。因此,维护数字分组必然会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你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将某人从一个圈子移动到另一个圈子,因为改变不容易被发现。第二,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维护。你的好友列表多长时间更新一遍呢?如果它没有变化,这样的群组又有什么作用呢?

  回忆

  我想我可以给自己开一间卡片店,这可能会让我很好地给我的好友归类。但是,一旦我创建了这些有趣的圈子后,我是否还记得谁会阅览这篇文章呢?从我管理我的Facebook和通讯录的经验,我发现我从没有设计过如此复杂的分类。实际上,我还不知道我可以将每一个人都归类为我Flickr上的“家人”类别。高维护费和过时的分组方式混合在一起时,我更不可能知道我给谁分享了信息。

  如果你创建了一个“名人”的分组,并希望阅读他们的分享时,就算你不记得组里的每一个人也不碍于腻阅读这个分组的信息集。

  它能做到吗?

  分组的维护成本过高且界定模糊。我们还能一套简单的规则清晰定义作为程序指令,就算我们制造出这样的指令,你可以确保系统参数永远都不会改变吗?给每一个成员精确分组是一项挑战。

  比较明显的问题就算:什么是自动化?Google Buzz曾试过根据用户间的邮件频密度去自动判定用户的社交关系。它最后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仿佛让一个妇人跟她前夫走得很密。然而,Buzz的初期尝试和失败并不意味着自动化就是站不住脚的。如何你看过LinkedIn实验室的产品InMaps,你会发现你的网络群集和复杂。由于用户身上拥有着许多重叠的身份特征,你几乎不能制定任何精确的分类。

  上周推出的一个新应用Katango似乎是一个技术自动化例子,我们可以使用它自动分组我们的Facebook好友。它的逻辑分组功能给我的印象是一无是处。或许这个应用最智能的功能就算允许你编辑分组和删除分组里的好友。

  当我们改善这样的模式和技术时,我们不仅可以开始推荐分组,还可以那些过时的分组推荐变化,这会减少我们的维护成本。然而,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将现实生活的交往复制到网络上。除了绘图,是否还有其他更有趣的方式可以改变或创建新行为呢?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