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化之路
电子商务的发展,从开始求着传统企业加入,到现在传统企业纷纷挤进电子商务行业,随着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日益依赖,我们也越来越深刻的看到中国百货业的现状。
南北、长三角、东三省、珠三角均有着销售过百亿的百货业巨头,这些巨头在20多年的发展中牢牢占据着各个城市最旺的商业网点,以商业地产的模式获得非常高的收益,在这样的收益下,这些区域性巨头通过各种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巩固自己的地盘,阻止其它区域的百货巨头进入,这就使得中国的百货业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连锁企业,而这恰恰是淘宝商城的机会。
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淘宝商城从一开始和百货业的商业模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前期招商及后期运营管理商户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淘宝商城能够非常容易地说服传统商家加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淘宝商城已经扮演了“全国百货”公司的角色,慢慢开始蚕食传统百货公司的市场。对于品牌商家来说,传统的做法是先建品牌开发产品,然后参加展会提升一定的知名度,接着开始发展各地的加盟商,自己则着手先进驻本地的百货公司开设实体店或者直接开设品牌专卖店,然后开始承担百货公司一方面高额的租金和高额的扣点,一方面还要承担销售款结算(百货公司一般是统一收银)和忍受一年一度的评估和百货大楼内租赁的店铺位置调整;或者组建强大的选址团队和专卖店运营团队来开拓,后者显然投入更大,周期也更长。
除了淘宝商城,你还可以选择当当网、京东商城、凡客V+,通过入驻这些网络百货公司,任何一个品牌商家就可以轻易向全国进行商品的销售。只是现在淘宝商城的销售并没有占到传统品牌商家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要解决来自传统线下因为利益分配和价格冲突导致的阻力,否则做个简单的设想:如果某一知名传统品牌在淘宝商城的销售占比达到线下的60%,假设传统百货渠道销售额是10亿,网络渠道(淘宝商城等)占比达5亿以上(也就是50%),那么传统品牌就非常可能直接退出费用过高的传统渠道,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网络渠道和自建专卖店中去。当然作为传统品牌商家,如果仍然受制于传统百货或专卖店渠道,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被新渠道里的新品牌所取代而不自知。
淘宝商城从2008年成立之日起,即开始着手扶持在淘宝网上成长起来的淘品牌。根据数据显示,在淘宝商城的淘品牌已经超过100家,2010年至2011年融资过千万的淘品牌超过10家,销售过亿的淘品牌也超过10家。这些淘品牌没有传统实体渠道的负担,完全依托淘宝平台发展起来,在VC的助力下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甚至有些淘品牌也着手规划线下渠道的拓展,不仅在网络上与传统品牌分庭抗礼,还将渗透到线下与传统品牌决一高下!
作为靠着品牌发展的百货公司们,在淘宝商城平台的两年时间的迅猛发展中,似乎好日子也快要到头了,因为淘宝商城具备了两大优势:
经营模式和传统百货公司高度一致:百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实际就是商业地产,通过品牌招商的方式来进行,自己不需要管理商品,选品和定价权均在品牌商家手上。作为淘宝商城来说,其B2B2C模式和传统百货公司是一致的,并不需要品牌商家在经营决策上做出调整。
全国性的品牌销售:品牌商家能够在一开始就进入到全国性的销售状态,不再受制于百货公司区域化的困境。例如其销售员可以轻易面对全国成千上万的顾客,一个人服务于超过线下十倍的顾客,这些都使得品牌商家的内部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可关键字竞价的广告投放模式也变得更加可控和可分析,品牌商家拥有更多的消费者数据用于指导新品开发和促销活动。
当然,除了淘宝商城,来势汹涌的垂直百货类B2C和进军百货类的综合性B2C也具备了全国性的优势,只是第一个运营模式优势这些B2C们调整成为了超市的运营模式,要求品牌商家提供商品到其建立的仓库,并试图获得品牌商家的定价权。运营模式与传统百货公司不同,使得品牌商家在这些B2C商城的接受度没有淘宝商城高,但B2C们仍然培育了相当数量的忠实用户,传统品牌商家看在这个的份上对这些B2C也就就范了!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是传统企业看到了一线生机,也明显的让传统企业感受到了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企业应该想办法去融入,而不是一味的一意孤行,符合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抓住商机,走在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