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媒体化的移动虚拟购物
近期,移动电子商务再传新讯。欧洲零售业巨头乐购旗下的Home Plus在韩国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虚拟商店,“在Home Plus的虚拟商店中,每个商品的图片都有一个快速响应码,方形图片的编码数据是产品名称及其价格。扫描编码时,该商品项将自动进入网络购物车。然后顾客在跳上列车去工作前用手机进行支付。”这种设在地铁站内的虚拟购物商店,可以提供商品的图像供顾客挑选,顾客在等地铁时可像逛实体店一样浏览并选择商品,并且可以在手机结算后,超市会将所购产品按时送到家中。同样在国内,“1号店”也迅速跟进,在上海地铁站内发布“虚拟超市”,还将在29日前覆盖北京CBD范围的公交站点同期进行投放。
电子商务网站“广告—流量—转化销售”的模式已经发展了多年,众多电商网站以大量购买流量和投放广告来吸引用户,甚至不惜以低价战略来争夺用户,包括前段时期的京东、当当图书大战等在内的白热化竞争犹在眼前,低价、流量、广告几乎成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生存手段。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3.43亿人,同比增速高达66.5%,其中移动购物第一季度收入突破15亿元,占移动互联网总收入的14.20%。庞大的用户群体带动了业界对移动电商的新讨论,现在业界都在关注电子商务的媒体化和社区化,但电子商务归根结底还是回归到商业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上来。作为媒体化的电子商务,要发挥媒体的高关注属性,首先就是如何博取“眼球”,而电子商务以前烦恼的事是缺乏关注度,用户数量积累困难,无法发酵的口碑效应,让广告大战横行。
对电商们来说,真正的价值宝藏是用户的口碑营销效应,而不仅局限于用户的持续消费、增加消费。无论是VANCL的明星用户策略,还是京东的用户专区,都志在寻找、树立明星用户,让大量明星用户成为新品发布节点,用这样形成的一个个小圈子引导消费,这种类似“意见领袖”的推广方式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媒体特征,可以说是间接地实现了媒体的营销效果。在电子商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移动购买将成为新的消费模式,而这种随时可实行的购买行为,也有望在今后成为电子商务新的成长点。
无论这种虚拟购物能不能进入所有的地铁站、公交站点,甚至包括写字楼等媒体的角角落落,移动电子商务的革新却已经近在眼前。电子商务通过购物消费、时尚引领等多种形式逐渐渗透日常生活,在媒体化的道路上将会更加深入,媒体所具有的属性将成为电商的新特征。同样的,传统媒体在其独特的优势下,实现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成为新的业务方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电子商务和媒体的结合将会互相交融,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无法准确的区分哪些是电商,哪些是媒体了。
总之,随着互联网民规模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为网上购物模式成长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有望成为消费者购物新的入口,这种让消费者体验更多的虚拟购物方式,无疑对电子商务的媒体化发展提供了又一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