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用户体验什么他妈的五要素!
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叫《用户体验的5要素》,个人感想:
我是这么说的:
1、【目标】
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和我们能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这和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不是吻合,这是指定战略目标的根本,一般运用市场用户调查等手段辅助。
2、【基础架构】
要实现目标需要的基础条件和要有待去实现的都有那些方面。
3、【交互流程】
在基础架构每一个方面上要具体实现目标战略的具体流程,包含网站或产品的结构,功能元素等。
4、【视觉】
就是设计的工作,前提是你要了解前面的三个要素,来确实你的设计元素的运用和风格基调,视觉的目的就是把抽象的流程通过视觉设计手段来让人看的明白,知道如何去操作。
5、【运营】
最后的执行操作层,前面4个基本都是准备工作,最后这这个才是最后的操作,如何去运做我们做出的产品或网站,这里也包括用户市场调查,记录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方便将来改版升级。
书上曰:
1.战略层【自身目标与用户需求】
成功的用户体验,起基础是一个被明确表达的“战略”。知道企业与用户双方对网站的期许和目标,有助于确立用户体验各方面战略的制定。
2.范围层【对需求的整合】
带着“我们想要什么”、“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的明确认识,我们就能弄清楚如何去满足所有这些战略的目标。当你把用户需求和网站目标转变成网站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3.结构层【交互。如何、可以、应该……】
在收集完用户需求并将其排列好优先级别之后,我们对于最终产品将会包括什么特性已经有了清楚的图像。然而,这些需求并没有说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片段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范围层的上面一层:为网站创建一个概念结构。
4.框架层【布局】
在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来自我们的战略目标的需求。再框架层,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能让晦涩的结构变得更实在。
5.表现层【视觉呈现】
在这个五层模型的顶端,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站用户会首先注意到的那方面:视觉设计。这里,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导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这将满足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
之后我又认真的看了一下,发现我和书上说的出入大致在此:
第一层和第二层基本意思差不多,我表达的没书上的具体,我是把书中的三四两层合并了,近尔衍生出了最大差别,就是第5层,书中说到视觉层就完了,我增加了一个运营层,想了想原因可能在于对用户体验的范围界定上,书上说的偏重与制造一个产品的过程,也就是UCD吧。而我认为应该把运营层加进来,用户体验是一个循环的流程,通过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来改进产品,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如果只把用户体验的要素界定在产品生产完成,会不会有种嘎然而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