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矛盾、反思和建议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矛盾、反思和建议

作者:梁春晓 来源:www.jingzhengli.cn   2006-03-03 11:30
   从1995年算起,中国电子商务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那一年,互联网开始提供公众服务,当时的国家计委立项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项目——中国商品订货系统,马云也是在那一年投身于电子商务。这几个大的事件,足以让1995年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点。电子商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跟电子商务同步发展的,尽管专业设置晚了好几年,但实际上很多老师早在1995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并进行网络技术商务应用领域的教育。

三个矛盾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面临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存在的教学需求,除个别院校外,大多数高校的师资、教材都很薄弱,实践机会也不足这是大多数院校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困难。

    有一组数据:目前有275所高校、近700所职业学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几十万。回顾过去,许多电子商务教育是在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一夜爆热出来的。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必要的师资就开始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随着后来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开始陷入比较困难的境地,这是历史形成的一个状况。

    第二个矛盾学生就业“供过于求”。有一个统计数据说是截止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远低于截至2004年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84%的就业率,低得难以令人置信。不过,许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确实远低于预期的,很多大学生也非常茫然,学了几年甚至不知道将来干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随着毕业生陆续走出学校,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第三个矛盾则正好相反,是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很难找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推动电子商务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关注与高校的合作,希望与高校一起推动电子商务教育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在为企业服务的时候,经常碰到企业对人才的渴求,而这样的人才又偏偏不是我们高校现在所培养出来的。这里存在一个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错位。

    很多被培养的学生“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即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也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是“万金油”式的人才。同时,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这三个矛盾表现出来的是供求脱节,是对就业方向的迷茫。而对就业方向的迷茫源自培养,是培养方向出了问题。在培养方向上,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现在该对这个指导思想进行反思了。

“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反思

    反思“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不是要把这个指导思想全部推翻。一般而言,强调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是正确的,关键是(1)怎么复合?(2)如何认识和处理电子与商务的关系?(3)怎样确立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4)怎样面对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和产业环境?

反思之一:商务(活动)创新和转型是电子商务的灵魂

    多年来,关于电子商务怎么发展,什么样的模式才是好的模式,处于不断的争论和尝试之中。电子商务的历史就是各种模式不断尝试、失败、转型和成功的历史。正如马云所说,几乎没有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是按照当初的商业计划书做出来。电子商务不是学习现成的理论,然后再运用——如果学生偏重这样的观念,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一定的商务活动(模式),总是与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关联、相适应,不断创新和转型。古代的商务模式是与古代的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同样的,现在教科书里的商务模式、商务活动方式大多是与五年或十年前的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比如电话、传真等。现在是网络技术条件,因此与之适应的不再是以前的商务(活动)模式,而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的商务(活动)模式,这也是一种适应,一种匹配。其次是转型,要告诉学生,我们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型的时期,一个非常动态的时期。对于电子商务而言,03年以后这种趋势表现的非常突出,开始处于一个真正创新的时期。

    基于这样的反思,电子商务不等于电子加商务。而将电子商务简单地处理成电子加商务是对“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最大的误解。

    事实上,电子商务(1)不是网络技术知识与商务知识的“拼盘”——机械相加,(2)不是网络技术与传统商务的“拉郎配”,“车”与“路”要适应,也不是(3)加点“调料”那么简单。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技术)与商务,不是对等相加的关系,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终极,着眼点是商务,不是电子(技术)。

反思之二:从“自给自足”到“专业化分工”,产业进步显著降低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门槛

    几年来,网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