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创业:致不愿死去的垂死者
作者:邱致中
来源:邱致中的IT博客
2006-03-10 02:14
“我们在讨论死,乃是为了更好的生”
——别查了,我说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们看到已经死去的和即将死去的,以及生来就注定会死去的,多了去了;无论是1.0,还是2.0。那些聪明而缺乏智慧,自信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我也不老),给了我们许多谈资:剩者都是相似的,死者各有各的死法。
A) 手段和目的的倒置
最低级的死法就是做一个很酷的新技术展示区,在大家的掌声和艳羡当中莫名的死去。可以断言,Netvibes(极力推崇大家学习其设计和技术,再不看怕就看不到了)以及类似的许多Web Desktop会死去,除非是ig和live,因为你不能说他们就是做一个在线RSS阅读器,加上天气预报和邮件,仅此而已——你会说“那是一个平台,天哪,他们要把google和ms的所有服务整合到上面!”这里我不是要说平台,我的意思是一项技术和产品必须在一个商业驱动和既定策略下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这个在逻辑上再明显不过了,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做过生意就来做网站了。
高级一点的死法学到别人的功能层面了,比如人家有个RSS发布,我也RSS;人家Open API,我也Open,于是我就2.0了。如果不是因为开放了一定会有第三方来运作,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本身的业务,ebay会开放API吗?那么你开发API为了什么?得到什么好处没有?
B)别忘记你是商人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我们有许多和商业无关的东西;实在没有让他们活下来的理由。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很多创业团队是作为一个革命者,一种近乎愤青的角色出现的,而不是一个贪婪的商人。当这种人遇到贪婪的资本和不太关心他们理念的消费者的时候,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需要那些“不太高尚”、“不太纯粹”的东西来把理想变成现实。你不愿意“屈辱地活着”?那我只能向烈士们致敬。
C)你真的打算去改变消费者而不是去迎合他们?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你做了一个不存在的功能(哇,真酷,而且很创新),期望会有人喜欢(当时你一定告诉你朋友说,马上大家就会喜欢上它的)。但是第一个跳出来的需要担负所有市场开拓成本承担所有市场培育的风险——想到盛大的盒子了?你能活到市场成熟的那天么,而且你别忘了,即使很幸运这真的是个正确方向,在市场终于开始有点起色时,你怎么应对蜂拥而来的羊群/跟风者?而且很可能这时候你正好青黄不接。大多数的成功者是在一点点的小改进中慢慢进步,而不是在一个巨大的飞跃中一夜暴富,后者一般死得也很快。
二是你尝试挑战用户的习惯、赏识、智商、耐心甚至尊严,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的。如果是有意的,你一定设计了一种非常巧妙的交互方式或者“相当”绚丽的功能,但是你一定要记得能说服我这个是干什么的,以及我为什么非用不可,为什么我要改变我的习惯?如果是无意的,我猜你一定粗心的冒犯了某人,推荐去看看《细节决定成败》,我不会在意你的99个好的细节,而只会因为1个让我恼火的地方而唾弃。
D)玩票的?下流的?不道德的?
这个不说了,我恨不得亲自宰了你。不过根据破窗效应,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还有更多的,以后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