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市场竞争激烈 硝烟弥漫上演营销大戏
无论是在地铁、商场、机场,还是在公交车、开会等空余时间,我们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玩微博、打游戏、看小说、微视频、聊微信几乎成了现在大部分年轻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知不觉中一种“微”应用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跟文字、声音、图片相比,视频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一种主流应用。
据统计,截至上半年,中国有近5亿网民,其中视频用户覆盖了75%,即3.75亿。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随时随地上网看视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指出,视频行业正在成为新的商业绿洲。
“大” 时代的“微”模式
视频行业作为互联网中最主流的应用,到处硝烟弥漫,竞争相当激烈。以往,商家热衷于独家买断高额“大”版权,以大题材、大手笔、大制作、大投资、大导演、大明星、大阵容、大场面自制影视剧。但对于大部分视频互联网公司而言,带宽和版权成本居高不下成为网站发展的主要瓶颈。
今年7月,新浪高调发布了“微视频”“双微”战略、而凤凰网也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将国内其他电视媒体的新闻素材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国内最大的新闻短视频库。网易也不甘示弱,其高层近期曾表示,网易视频即将会有大动作,但肯定不会采取流行的影视剧战略。
事实上,第一视频早在2006年就开始尝试自制影视剧,在“大”视频业务上投入了几个亿,但一直没有实现盈利。对此,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力军表示:“在缴纳高昂的学费之后,第一视频在2010年就提出了‘微视频’概念。”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时,视频业的盈利问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无论从成本、盈利模式还是应用,微视频都必将成为视频行业的新蓝海。
“后娱乐”时代 自己做主
视频行业发展瓶颈除了盈利模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视频内容。可口可乐全球CMO在最新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网络同质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能否创造出让消费者主动讨论和传播的东西。有业内人士指出,门户网站对微视频的发力,其核心就是以差异化战略和内容提前布局市场。
就微视频的发展及趋势,第一视频王牌栏目《孔和尚有话说》专程举办了一次研讨会。第一视频新闻网执行总编穆晓航提到:“视频网站目前同质化非常严重,多以娱乐、影视剧、网友上传短片为主,随着网络从最初以文字资讯为主发展到现在图片视频的多元化,网友更加理性和成熟。在这个后娱乐时代,一个立足平民立场、为网友量身定制有深度的精品平台将更受欢迎。”
自制节目对内容的掌控能力更强,在竞争中更容易突出视频网站的特色,同时自制节目的成本更好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黏性和用户对平台的认可,而且带来了许多为广告主服务的可能性,包括植入营销和病毒式营销。
微视频的多平台整合
据调查显示,微博平台上平均每个用户每天看5条以上的微视频。微视频因其内容短小、灵活易传播、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各大互联网厂商的青睐。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多平台的整合优势是目前各大互联网厂商竞争的重点。
新浪在7月的微视频战略中提出了微视频将主要依托“双微”平台打通资源,聚合专业视频机构的制作优势,以新浪出品或联合出品的形式为网友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精品网络短片、短剧。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 “凤鸣计划”的凤凰网也提出将整合多平台资源,联合400余家电视台推出“资讯短视频”,而对于已经对微视频尝试一年的第一视频来说,也宣布将在下半年提出多平台整合的策略。多平台整合将推动微视频向新的层面发展,微视频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