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B2B and B2C > 网上售药要资质 东莞关闭违法涉药网店20家

网上售药要资质 东莞关闭违法涉药网店20家

作者:肖佩佩 来源:《东莞时报》   2011-09-02 10:44
    目前全市仅两家网上药店有资质,发现违规涉药网店可拨22102080举报
  提醒
  市食药局也提醒市民,上网购药要认准网店首页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也可到国家食药局或市药监局网站查询网店的资质。此外,正规网上药店只允许销售非处方药,若发现违法行为非法涉药网站可拨打22102080投诉举报。
  东莞时间网讯在网上买药一定要谨慎。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对涉药网站进行监管,发现并上报关闭了非法涉药网站20家。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市辖区内共有15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企业,其中两家是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两家企业之中,一家可向消费者提供交易(网址:www.jianke.com/),另一家是企业之间的交易平台。
  国家药监局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昨日上午,我市在莞城文化广场正式启动“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谨防网络欺诈销售假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同恩,副市长邓志广,市政协副主席莫布兴出席启动仪式。
  “现在网络购物盛行,网上购药也成了一种新型的购药渠道。”市食药局副局长尹锡棋介绍,并不是所有网站都可以提供药品交易或药品信息宣传的,发布药品信息或提供交易服务的网站须先取得药品监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按照相关规定,发布药品信息的网站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分为经营性网站和非经营性网站。提供交易服务的网站还须同时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分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网站”、“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的网站”以及“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网站”三类。
  市食药局也提醒市民,上网购药要认准网店首页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也可到国家食药局或市药监局网站查询网店的资质。此外,正规网上药店只允许销售非处方药,若发现违法行为非法涉药网站可拨打22102080投诉举报。
  鉴别假药
  买进口药认准“医药产品注册证号”
  昨日,市食药局及广东众生药业、市人民医院等30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在文化广场现场摆设摊位,向市民提供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业务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咨询、药品真假鉴别及投诉处理咨询等服务。
  记者看到,在药品真假鉴别摊位上展示了一大堆假药。记者拿起一瓶假的“黄道益活络油”发现,不仅包装略差,包装上还写着“购买时认明商号,取回单据,提防假冒”。
  工作人员拿起一瓶“黄道益活络油”介绍,“进口的药品包装上都要打出医药产品注册证号,而假药是没有的,这个是鉴别的关键。而国产的药品包装上要打出国药准字。”监管措施
  安排专人对售药网站进行监测
  互联网购药突破了地域限制,涉及面广,如何才能监管这种新型的销售药品方式?
  记者了解到,市食药局会专人定期对我市辖区内获批网站进行监测,严密监控辖区内利用互联网发布药品信息,全方位监控药品交易和配送过程,加强药品购、销、存以及配送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在涉药网站监测上,也会安排专人上网搜查涉嫌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药品的网站。”尹锡棋介绍,去年以来,该局已对20家标示销售点或联系人所在地为东莞的非法涉药网站进行检查,发布了两期《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并通报有关部门,关闭有关违法网站(址),对5家未经批准发布药品信息的企业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对1家涉嫌发布假药信息的网站上报省局处理,通过跟进互联网销售药品线索,打掉大朗镇1个贩卖药品窝点。
  严打虚假药品广告
  同时,规范药品购销渠道,重点整治利用互联网、媒体违法违规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行为;在药品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名义和形象作疗效证明的行为;非药品产品在广告中宣传药品治疗作用行为;对违法广告要及时向工商部门移送,对社会影响恶劣的药品违法广告,一经发现要立即上报省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的销售,列入“黑名单”等行政处理措施。
  监管困难
  互联网药店监管取证难
  不过,市食药局也坦言,目前对于涉药网站的监管存在较大难点。
  “往往我们发现了一家违法互联网药店,通过网站显示的具体地址进行追踪检查时,却经常发现,这个地址就根本没有所谓的药店,其隐蔽性很强。”尹锡棋说,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传播性和及时沟通等特征,许多互联网涉药经营者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的甚至相隔千里遥控经营,难以确定其经营场所,只能将其违法网站移交通信部门关闭,难以打击违法主体,没有实物,也给执法调查取证带来不便。
  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此外,目前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只能设定警告或处以一定数量的罚款,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限,配套的法律体系文件包括相关解释也有待完善。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