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IT业界 > 互联网世界 > 个人付费看起来很美 优酷收费战略被指不靠谱

个人付费看起来很美 优酷收费战略被指不靠谱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1-09-29 01:26
    烧钱,却又不盈利,即便是已经赴美上市、并坐拥“泡沫资本”的优酷,面对如此尴尬局面,也是惴惴不安。国内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一直被指不清晰,如何突破瓶颈,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是所有视频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优酷自然也不例外。2010年10月,优酷推出“向个人收费模式”,并将其定为未来的主要盈利战略之一,但时隔一年,该模式依旧方向不明,并无实质进展,只不过表面“看起来很美”。
  纵观国外视频网站“向个人收费模式”,以Netflix等占据国外领先地位的视频企业为代表,“向个人收费模式”早已十分成熟,国外用户已经习惯花钱来购买正版视频观看。就连以视频分享为主的YouTube,在去年4月,YouTube视频租赁店也悄然上线,即使收费1美元起价,新电影要价4美元,却是依旧红火。
  早在2005年视频网站在国内兴起时,收费模式曾兴起过一阵,但很快在免费网站的冲击下纷纷倒闭,用户一致喜爱免费视频网站,免费已成为大环境。但近年来,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优酷重提收费模式,优酷副总裁魏明就表示,用户付费的收入的是优酷未来收入的战略重点。但早已习惯了免费的中国用户们,并不接受“向个人收费模式”,视频网络受众的收费接受度普遍较低,用户习惯并未形成。
  有业内人士对优酷的“向个人收费模式”表示不看好,他认为,以优酷为代表的视频网站,首先不需要在内容资源方面避免版权争议和侵权风险,否则无法满足用户的付费观看需求。而优酷此番提出“向个人收费模式”,欲寻求赚钱途径,挑战用户的习惯,结果不受欢迎,便有网友在贴吧、微博中抗议,收费看视频,不接受。
  优酷不仅在挑战用户的习惯,所谓的“向个人收费模式”是创新之举,却被业内评论人士认为,不过只是打着“中国式创新”的口号,完成了一次山寨。Netflix的收费模式顺利盈利,广为用户接受与喜爱,优酷则恰恰相反。优酷CEO古永锵曾表示,“优酷的模式就代表着真正的中国模式”,但有业界专家直言,优酷结合Hulu和Netflix模式,无非只是在山寨。“国外已经很成熟很普遍的视频收费模式,已开创了收费的先河。优酷再谈创新,不过是不成功的山寨。”
  众所周知,当前版权问题已成为视频企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要发展收费视频模式,首当其冲应先解决盗版问题,网络上的盗版内容一日不清除,又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盗版机制和独家的视频内容,就想要用户掏钱购买视频,并不可行。
  事实上,用户付费模式并非不可成功推广,只是优酷采取的模式方向并不正确。从优酷的付费布局上看,并没有真正去追求独家、独特的买断内容。比如其近期与华纳签约,给用户付费收看的电影,都是三年以上的,甚至诸如《黑客帝国》这样十年前的老片源,并无足够有吸引力的版权内容供付费收看。
  i美股分析师江涛就认为,有一些真正该优酷纠结的问题。一是.大量的优质片源。短期看,目前最新最火大片,优酷自然不会拿到独家资源,比如之前的《让子弹飞》土豆、酷6、搜狐视频都有,也是5元一点播,那么用户就不一定非得去优酷那儿了。二是盈利与成本。比如优酷在大片上是否会赚回成本。假如是直接买断版权,而到头来付费用户并不多,那么优酷将会承担很大风险。
  还有内部资源协调及竞争策略。优酷如果用免费用来吸引用户,收费用来创收,两者间如何平衡?假如你收费资源,别人免费或价格更低,如何竞争?因此,用户会不会付费是个伪问题,如何吸引足够用户,并且赚到钱才是真问题。照此看,优酷还面临许多挑战。另外,创新应以完善用户体验、产品技术升级为先,“中国式创新”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道路,若只是一味复制,必将难以立足。正如专家所言,“优酷的‘向个人收费模式’如果只是追求快速盈利,并不尊重中国用户的习惯,这样的模式最终无法成功。”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