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乱弹:网络热点浪潮更替那些事儿
互联网的浪潮更替总是很快,概念爆出的速率堪比中国GDP发展,同理,每年都会各种词汇,先是开放平台,然后是团购,最近炒作O2O,概念的频发,外强中干。一方面,国内互联网硬件发展和网民素质提高很慢,二三线城市同一线城市的间距大到离谱。可能北京满大街都是iPhone,但是二三线城市基本全是诺基亚和小灵通。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饱和和停摆状态,但是轮回更新是不变的,就在各方抱怨互联网行业基本全部满足市场份额时候,国外出现“Twitter”,很快被CopyToChina,微博涌现国内,新浪微博的估值超越新浪门户。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硬件设备降低幅度,3G网络的大肆铺开,传统PC巨头,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迅速抢占无线领域,腾讯无线产品60多种,百度无线产品40多种,各方均跑马圈地,恐惧人后。然后声音出现了,认为互联网新产品不需要新产品出现。出现也不会存活。我特意登陆Android Market,确实现有产品无论从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面来说,都满足了基本用户基本需要。在传统PC巨头希望通过占据渠道优势,强推自家产品时候,垂直领域给出了更多不同的答案。正点科技的正点闹钟在垂直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用户数百万。宅男周刊APP每期发布后24小时内下载量甚至突破百万。新事物从事涌现,在一个垂直领域获得百万的市场份额也值得去尝试。
团购
如果你是新闻从业者,你会发现,一个概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撰稿准备写这个概念“衰落”的话题了,以博得眼球,让我们显得“与众不同”。而团购行业就是如此,从王兴创立后,美团网、拉手网、58团购、赶集团购、淘宝策划算...打开电商网页,几乎每家电商企业都提供了“团购”服务。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本涌入,广告铺天盖地堪比宾馆色情推销服务。然后不同声音出现,团购必将99%倒闭,再然后反驳的声音出现。在中国,你要习惯这样的环境,同样的观点,肯定有不同的声音,人们总是吵来吵去,只有色情网站帖子下面留言统一“楼主万岁,楼主辛苦”。不过,这也说明我们在进步,不过只希望在进步的同时,能做事的人多一些。电商行业耗费资源很大,说白了就是烧钱严重,拼死对手同时自己也要断臂一只。
在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每年都有新企业涌现,并且做的风生水起,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用户购买力的硬性需求化促使行业产生更多的“选择”,而商家和创业者因为实体店赋税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庞大和地域有限性,纷纷开辟网购行业,降低成本之外,也可以通过物流产生更多的交易,去给用户带去价值,自己赚到钱活下去。电商行业和团购行业洗牌的声音此起彼伏,而笔者认为,电商行业归根结底是信息搬运工,同样的产品拼的是信息流和服务,而信息流通过广告和运营等硬手段,短期内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好比在春晚打个广告,全国都知道小沈阳。但是却对小沈阳这个人内在并不了解。而经常可以听到抱怨和投诉团购网站欺诈和欺凌消费者的事件报道,习以为常。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服务没有到位的原因,就像结婚之前发现对方很美很漂亮,结婚后发现对方什么家务都不做,进而吵架离婚。服务是一个长效和人性化的口碑运营模式,短期内很难达到,海底捞通过一个一个客户拉的方式,成就了今天品牌信誉美誉。而电商行业也应该如此。电商也是生意,是生意就要诚信,就要物美价廉,让客户满意,一个客户满意可以宣传三个客户,如此循环反复,达到一个质变,凡客就是通过低价便宜打出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后,开始主推中级等次的服装产品给予用户。如果说团购死了,倒不如说“服务”死了。
奢侈品
较早时候,淘宝网通过折扣价售卖汽车之前,受到更多的质疑,但是开卖几小时后,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全部售出,并且用户需求很广泛。纷纷要求再次尝试这种模式。而实际上,中国网民普遍基准比较低,最早通过五毛钱在网吧接触电脑的人们,成熟之后,对于一些事物接受需要很大的心理素质基础。当然也有声音称网民对奢侈品电商并不信任。诚然在中国行业信用度很低,对行业发展的确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电商的本质仍然是信息传递不变。用户抢拍到低价汽车,而这个抢拍并不是汽车本身,而是一个“数据码”,通过数据码去联系当地4S店提车。而从全部的流观察,用户买的是不是汽车,而是“信息”,这个降价信息,给予用户更多的眼球,而商家也必然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低成本宣传的目标。并且风险很低。回馈率很高。
所以潘石屹才会在微博上面通过富媒体营销开始低价售房。奢侈品在中国电商行业可以走得通,两种发展模式,一种信息流传递和买卖,用户通过对于信息流的把握,去获得一个资格,进而现实中得到商品,通常这种模式对于物流的要求很低。另外一种,完全依托于物流基础的传统商品买卖,而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商品价格高了一些,但是却低于实体店价格。用户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风险去获得这样的一个“物美价廉”的价值。
手机浏览器
手机浏览器是仅次于手机输入法的第二位用户硬性需求,无线领域通过三大运营商的推广,在80后90后群体中形成了广泛效应。这部分群体的崛起也说明,中国网民素质提高幅度很快,接受新事物门槛降低很多。而手机浏览器作为手机用户上网入口承载了更多的价值体系,无论是娱乐还是生活,你都能通过一个手机来完成,而手机通过浏览器作为渠道载体,引入开发者数据,进而形成价值循环体系,为用户带来价值。UC浏览器作为国内第一手机浏览器厂商,普及迅速,也说明在无线领域手机浏览器市场远远没有饱和,随着用户群体的分化和集群化,必将出现更多的“类浏览器”,传统PC市场出现过多种音乐浏览器和游戏浏览器以及动漫浏览器等,甚至持续出现过很多购物浏览器。而在无线领域也将会如此。
但是实际上,发展到现在程度,就已经不是浏览器,而是可以上网的游戏机,或者可以上网的MP3.较早的App Store模式慢慢被Web APP模式代替的进化因素就是用户群体对于个性化的追求。言论称手机浏览器会消失,属于盲人摸象,忘记浏览器所带来的价值体验不仅是上网,更多是价值流的传递。而如果将价值流扩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显得过犹不及。如果你的浏览器可以看电视,可以上网,可以听歌,可以打游戏,可以买东西,甚至可以帮你开启邻居偷情时代。那么这个浏览器将不属于大众用户,属于个性化群体用户。这也是Web APP进来受到追捧的根本因素。在一个框架内提供基础的服务基层,然后提供Web开放平台,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定制自己的浏览器,进而得到不同的用户价值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