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和机会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1-12-15 10:33
3月26日的第12期ntalks主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创新机会和模式,嘉宾有京东商城无线业务负责人杨思勇,悦乐创始人陈志东,翻东西创始人孙胜,Quick拍创始人王鹏飞,立购副总裁乔安平,IDG资本副总裁李丰。他们分享了许多精彩观点,活动现场的实况参见视频。下面是第一部分的摘录整理。
为什么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概括说来有树立品牌(立购、Quick拍)、拓宽渠道增加收入(凡客京东)与形势所迫的跟随策略(某些传统品牌)。
行业动态
早在两年前,就有电子商务巨头将关注目光聚焦到无线应用,但受制于终端、带宽和支付,终究有些“雷声大雨点小”。近两年,iPhone、iPad和Android设备彻底改变无线应用方式,加上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的移动支付业务日趋成熟,电子商务在无线互联网领域有望取得比PC端更广阔的前景。
多个领域的创业者加入:悦乐陈志东创业前就职于百度,翻东西孙胜来自豆瓣,Quick拍王鹏飞是手机交友网站天下网创始人,立购乔安平的团队则因看到市场前景毅然停掉了手机游戏业务。老牌电子商务公司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早已布局无线电子商务。京东商城凡客诚品麦考林乐淘等也纷纷将无线应用提高到战略级地位,发布客户端应用,实现查询、比价、下单等功能。VC方面,IDG资本副总裁李丰透露他们已投的电子商务公司都在做无线业务,正在考察的电商也基本都是无线行业的。
淘宝无线事业部高级经理李磊分享了这样的数据:2010年每天有1000万用户通过手机访问淘宝,每天会产生1300万的交易金额(峰值为3700万),整年是18亿的交易金额,预计2011年能达到100亿的交易金额。无线淘宝目前占整个淘宝交易量不到1/10.,希望通过3到5年的时间与PC持平。
移动电商的新特征:争夺时间与冲动消费
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对时间的争夺。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电子商务的趋势也会往无线终端转移。
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分两种:弱PC用户群以前限于能力或习惯很少使用PC,他们的电子商务从手机开始;一二线城市的白领用户用app比较多。这两类用户的买的东西、客单价、品类都相差非常大。
无线终端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方便了捕捉与刺激用户的冲动消费。曾经是摩根士坦利明星分析师、去年加盟KPCB做投资的Mary Meeker发明了solomo这个新词:social+local+mobile,李丰认为可以加上一个realtime(实时)。所有的购买行为都是冲动消费,不存在真正的理性消费。手机端的文字、图片等都能更好的刺激用户,同时具备典型的传统互联网所缺少的实时功能。
渠道布局
京东商城杨思勇表示他们很久以前就做过一个半成品的wap版,去年下半年听到一个关于移动互联网形势与建议的报告深受启发。同时根据智能手机的销售数据发现销量很大,于是决定发力。首先推出iPhone客户端也是发现iPhone用户群与京东的目标用户群契合度比较大。
树立品牌
悦乐陈志东的团队发现线下消费有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他们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能够把这些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或者说帮助用户消费。
Quick拍的推出源自对形势的分析:现实社会到手机端还需要一个中介,就最近几年看,二维码是个非常好的形式,手机摄像头也有很好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照片和二维码获得信息,避免麻烦手动的输入信息。
乔安平的经历很有意思:他们本来是一家做手机游戏的公司。转型起源于给岳母家新居装修:发现当地商家号称“全球最低价,如假包换”的空调比京东要贵一千多块。找经理理论结果便宜了很多,由此受启发,开始来做立购。而转型之路在开始也比较坎坷,做了三年投入了四百万。产品去年一月份上线,到12月份有九百多万的订单。
谈到为什么推出app而不是wap版,乔安平表示他们曾经好几次尝试做wap版,内部也推出过产品,但是被否决了。因为经过分析之后觉得他们不擅长做wap版,应该让京东这样的大玩家去做。Wap版推广比较困难,比如说想通过关键词推广,现在电子商务受资本追捧,关键词价格都炒得很高。而且团队也比较熟悉无线领域。
形势所迫
形势也分主动被动。
有些传统行业的老板则因为在手机上看到别的品牌的app,而wap页面表现形式比较单薄,于是也加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出app。在美国,商业机构做app已经是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