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很有趣:“为什么国内没有成功的LinkedIn?”LinkedIn是一个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站,通过社交网络找工作是LinkedIn最大的卖点。baike.baidu.com/view/1291207.htm作为一种成熟的互联网产品,“LinkedIn把一些高端商务人士的专业经验、商业信用量化,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李黎的观点)。这里引申出一个新话题,是不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网站,国内就不容易模仿呢?
技术问题从来不是国内互联网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常常更加重要一些。首先,国内的信用成本偏高。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前提是社会的信用度高,这一点在国内恰恰是致命缺点。第二,从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宁愿通过旧方式进行招聘,也不会轻易通过社交网络来招聘人才,因为没有那么多开明的老板,用新方式招聘是可以被辞退的。第三,是国内的人才有限。如果教育体制能源源不断的生产人才,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求职者才会主动地去开放自己,使用社交网络找工作。第四,国外高端商务人群相对而言更加追求开放和平等。facebook的扎克伯格带女友去度蜜月,没有看到前呼后拥的保镖,以及私人飞机接送。开放和分享的文化才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基础。
LinkedIn的产品设计也很重要。从起点看,LinkedIn似乎只是一个档案管理,现在也比较单调,但是高质量的商务人群人群聚合后,将产生无限的可能性。国内高端商务人群也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逐渐聚集到一些社交网站上,并且不限于同行业的网站。聚合本身就是力量。
对于国内电子商务而言,现在人才缺乏也是一个瓶颈。到《非你莫属》上去找人才,真的是高效、经济和现实的吗?人力资源必需和企业岗位有很高的匹配度,而人才的自我保护、拒绝开放让用人单位只有在使用中才知道一个人究竟有多大的潜力。尤其是知识员工并不是那么好管理,电子商务其实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很多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高明的知识管理,需要对人才的培育与尊重,也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去寻找人才。
电子商务和传统商业不同,它的价值最大化取决于建立一种开放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从流程管理、数据开发到人力资源,很多环节都需要用开放的思维去设计。如果一个环节不开放,就会涉及到许多环节不开放。但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并不多。电子商务需要的是非同质化的人才,需要在更加开放的空间中去寻找人才。开放式管理成为了电子商务一种最重要的管理创新。如果一个 CEO都不去体验社交网络,天天满头于数据分析,那么开心网就是一个好的反面教材。技术驱动是做好互联网的大敌。社交网络的价值在于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差异化。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好电子商务,才能避免同质化产品、同质化渠道下的价格战。
目前,无论从电子商务走向社会网络,还是从社交网络走向电子商务,中间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断层。真正走向开放,协同,共享和互利的电子商务是一个过程。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的第一个交集可能就在于人力资源领域。招聘类社交网络如果聚集了优质用户,就有可能为互联网公司和电商输送人才。新浪微博,豆瓣,知乎的运营经验对招聘类社交网络聚集高端用户提供了借鉴。当社交网络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电商将引进一批创新性人才。有了人才,就不怕线下企业资金多么雄厚,价格战多么凶猛。电子商务是开放的商业模式,开放模式会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以及线下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