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建设 > 网站建设 > 博客可用性:十大错误设计

博客可用性:十大错误设计

作者:Jakob Nielsen 来源:William Long   2006-07-19 04:58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博客可用性(Weblog Usability)的十个最常见的错误。本文为翻译作品,之所以我要花一晚上的时间翻译这篇文章,因为我看完此文后颇有一些感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篇文章,我将这篇文章进行了翻译,并附加上我自己的观点。初次翻译,翻译的不好,见谅。

  博客是网站的一种形态,因此对于网站易用性的一些指导方针同样适用于博客,但是博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网站,他们的一些独特的特性会产生一些完全不同的可用性问题。

  博客的一个最伟大的好处是它本质上将你从“网站设计”中解放了,你写一篇文章,点一个按钮,它就发布到互联网上,不需要那些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交互设计、消息架构,任何编程和服务器维护都不需要了。

  博客出现的结果,使得建立网站更简单了,互联网上的写作群体爆炸性地增长,这是简单易用的重要性的一个明显证明。

  博客的第二个好处是,他们是天然的内容供应者:他们依靠链接和短评而流行,你不一定要写一片完整的论文或者处理原始的调查报告,你只需要找到网上一些有趣的站点链接,并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对其的评论或者增加一些例子。显然,这比运作一个常规网站要容易的多,而且这同时也不会减少他人的利益。

  博客的第三个好处是,博客是一种社会生态系统(通常也叫博客圈),和原来的反馈循环很类似: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用过其他网站的链接得到宣传,使得更多的读者/作者看到这篇好文章,然而更多人添加这篇文章的链接,这样的结果是,链接频率导致齐夫定律,好文章得到更多的链接。

  一些人的确只是把博客当做私人日记,只给家庭成员或者亲密朋友访问,博客可用性指导方针通常不会用在这种网站上,因为读者事先的交往和动机比那些第三方用户更重要。不过,当你的博客需要一些陌生的新读者的时候,可用性就显得很重要了。

  同样,当你的读者来自企业内部网,可用性依然十分重要,因为你的读者都是企业人。

  可用性指导内容

  要使得你有源源不断的新读者,并且不流失已有的读者,那么,检查一下你的博客是否已经修改了以下的可用性问题。

  1. 没有作者介绍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博客,那么你不可能不添加一个完整的“关于我们”这样的栏目。同样道理,对于一个个人博客来说,添加一个“个人介绍”页面的最基本理由是:用户想知道他们在看谁的文章。

  这只是一点小小的信任问题。匿名文章相对于署名文章来说可信度会降低,而且除非个人非常有名,我们不能简单说这是Joe写的文章。读者想了解关于Joe的更多事情,他是否有足够的资格在这某个问题上发表评论,他的评论是否可信。(就算你不能正式证明你是可信的,只要你看上去真诚,读者就会信任你)

  2. 没有作者照片

  即使博客系统有照片功能,很多博客往往也忽略了提供作者照片。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1)它提供了一个更为个性化的作者形象。你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增强你的可信度,因为你没有隐瞒。同样,用户会更为相信那些他们见过面的人。

  2)它连接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前认识你的人会认出你的照片,看过你网站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认出你(比如,如果是企业内部博客,在公司会议或者公司餐厅里别人会认出你)。

  人类大脑的记忆力主要其中在一个人的面部,对许多人来说,相貌比名字更容易记忆。

  同时,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经营的博客被报纸引用,你应该提供一个可供下载的高分辨率图片。

  3. 没有意义的文章标题

  可悲的是,即使很多有天赋的博客,在写作的时候也很少采用规范性的写作指导方针。这些规范适用于文章内容,但最主要的还适用于文章标题。标题必须要抓住文章内容的要点。避免那些和文章不相关的可笑滑稽、毫无意义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整个文章的精华和浓缩,应该认真对待,在字字千金的基础上,标题的编写是所有写作中最重要的。

  好的文章标题对于搜索引擎、RSS订阅器等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环境下,用户往往只看到标题就可以确定是否应该点击进入查看文章的全部内容。即使用户看到了标题下有一些简短摘要(例如大部分搜索引擎所做的),测试数据表明,人们往往只读标题。你需要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人们在阅读大量信息的时候往往只看标题的前三、四个单词。

  举例来讲,以下就是典型的坏标题:

  这就是你需要的东西

  嗨,大家好!

  被抛弃的受害者

  一些好的标题例如:

  关于日食的照片展示

  停车场支付给政府4百万元用以解决虚假案例的通过(标题虽然太长,但是只读前几个单词,你还是可以知道大概的意思)

  冰激淋售卖车在教堂开张了
网站建设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