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在中国
作者:周鸿祎
来源:
2006-07-20 10:16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通常是指投资于非常年轻的公司以帮助这些公司迅速启动的投资人。在风险投资领域,“天使”这个词指的是企业家的第一批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在公司产品和业务成型之前就把资金投入进来。天使投资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指的是那些对未来戏剧进行投资的百老汇投资者,这些投资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们在赌戏剧的票房。
确切的说,发展到今天,狭义的天使投资是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它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但就它是最能体现“风险”和“眼光”的,与一般VC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投资阶段一前一后和规模一大一小:即便是一个创业构思,只要有发展潜力,就可能获得天使投资资金,而风险投资一般对这些尚在“种子期”的项目兴趣不大,因为这个时期所需资金量小,没有正式产品,成功率低,风险极高。简而言之,风险投资是一种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大手笔,而天使投资则是一种投资额度有限的个体或者小型商业行为。但是正是因为有天使投资的存在,许多好项目才没有消失在襁褓里,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Google,正是因为有了Sun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安迪·贝托尔斯海姆的2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才有了今天的Google。
在目前的美国,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关系,天使投资的投资总额能够占风险投资总体盘子的40%至50%,实际上,天使投资和机构投资已经平分天下。据统计,2004年美国大约22万个天使投资者将大约225亿美元投资到4.8万个启动项目上;而在同一年内,机构风险投资者仅仅将大约34亿美元投资在171个启动项目上,关注后期项目的VC将205亿美元投资到2876个后期项目上。一般情况下,天使投资额在10万美元到250万美元之间。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大约有300万人有过天使投资经历,其中大约有40万人为持续的天使投资人。通常是三类人群,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医生或律师等高收入人群,二是从创业者转向投资者的人群,三是任职于高科技公司对技术等趋势非常了解的人。美国能够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科技公司,天使投资者功不可没。
与美国的情况相对应的是,在中国,天使投资作为一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目前中国的天使投资行业应该还没有到美国十年前的水平。天使投资在中国尚没有形成一个阶层,应该说现在还是一个起步阶段。
相关链接:成功的天使投资小故事
Google:
1998年,两位还没毕业的穷学生去向Sun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安迪·贝托尔斯海姆讲述他们的创业梦想,讲了半天,老头不是很理解,但是被两个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所感染,对他们说:我听不懂你们的商业模式,先给你们一张支票,半年之后你们告诉我你们在作什么。于是,靠着这20万美元支票起家,两个人一步步打造出了今天的Google,而贝托尔斯海姆的20万美元后来演变成近3亿美元的传奇故事,
Apple:
1976年,瓦尔丁个人投资20万美元创建Apple计算机公司,仅仅四年后,他持有的股份价值达到1.54亿美元,增长了770倍。1993年金柏林向西埃纳公司投资160万美元,1997年西埃纳上市后,回收1.5亿美元。
亚信:
十多年前刚刚毕业的田溯宁和丁健结识爱国华商 刘耀伦先生,并获得了25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创建“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