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创业指南 > 成长元素 > VC合伙人:钱花不出去大家急得直哭

VC合伙人:钱花不出去大家急得直哭

作者:孟群舒 来源:解放日报   2006-08-14 09:18
  项目找资金的时代,眨眼变成了资金找项目

  就在两三年前,面对大量的创业者,风险投资者(VC)还躲躲藏藏。每逢遇到投资论坛,想创业的人握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挖空心思接近风险投资者。他们为了获得一张VC的名片,群情激奋,把会场围个里三层外三层。就算人流散开后,还不时有创业者不依不饶,继续围追堵截……

  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逆转。全球VC的注意力都被中国吸引了,按照前软银亚洲基金总经理黄晶生的说法:“从旧金山到北京的飞机上,随便哪一天,头等舱里都是风险投资大佬。”

  看好中国的何止是硅谷的客人,还有一大批来自新加坡、以色列和欧洲的风险投资者。众多的VC抓着上亿的资金,两眼放光找项目。掘金者多了,含金量高的项目就开始走俏,就得“抢”了。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位VC合伙人无奈地呐喊:“钱花不出去,大家急得直哭!”

  海外VC包抄中国

  没什么能挡住资本的逐利冲动,广阔的太平洋也不行。

  在短短两年之内,海外VC有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向中国。红杉、红点、NEA、INTEL、中经合、凯雷、联创、梧桐、菱霸、集富亚洲、高盛、新桥等一大批VC陆续到达。很多VC连中文名字都没有,但已经在上海、北京设立了办公室,有的还组建了中国投资团队。

  中国成为全球VC最关注的地区,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事。原因就在于那些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创造了完美的表现。自2003年底携程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就掀起了一阵汹涌的“中国概念”潮,盛大、分众、百度、尚德太阳能逐一上市,而且个个大红大紫。百度上市首日,股价狂飙354%,可谓是石破天惊!与此同时,这些公司背后的VC也大模大样浮出水面。2003年4月,软银亚洲向盛大砸了4000万美元,18个月后,软银带走了5.5亿美元。1999年,IDG投给百度120万美元,在百度上市后,IDG有机会拿回1亿美元,5年时间赚了100倍。

  如此多的财富神话集中出现在中国,国外的VC们不是震惊,而是被深深地刺痛!于是,包括硅谷主流风险投资者在内的大批VC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国计划。

  据智基创投中国区总经理陈友忠分析,国外VC进入中国,主要有多种路径。一类是建立自己的中国基金,如红杉中国基金。一类是多家海外VC联合起来,建立混合基金打进中国市场,如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Accel合伙人公司联合设立的IDG-Accel成长基金。还有一类是海外VC基金运作人注资给中国基金,开发中国机会。最后一类是到中国设立一个办公室,雇佣本土专家去找项目,海外总部最终拍板。由于中国创业环境与国外相差较大,往往是请中国人来打理、而且给予中国人拍板权的基金,表现更佳。

  在这种情况下,VC数量越来越多。据清科创投总裁倪正东介绍,2003年、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募集的资金总量在6亿美元左右,而到2005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40亿美元。在这一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继续增长,新募集的风险投资资金超过了18亿美元,同比增加12%;新设立VC的数量达到20个,同比增加2.5倍。于是,项目找资金的时代,眨眼变成了资金找项目。

  “好项目”眨眼就被抢

  昔日的投资论坛,大家围着VC合伙人要名片。如今,同样的论坛上,VC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主动攀谈,勤于与创业者交换名片。本土著名VC联想投资甚至同时派出几十个投资经理参会,打起了人海战术,美其名曰:做积极主动的VC。其实就是撒大网,抢项目。

  对于“好项目”的争夺,早在分众、百度成长时就有了。在百度背后,至少有DFJ,IDG,TDF三家VC;而分众传媒,则有软银中国、UCI、CDH、DFJ、WIHarper、TDF、3i、高盛Saches等一批VC的身影。这固然与公司多次融资有关,但也表明了VC之间的激烈争夺和妥协。“如果大家都看中某个项目,我们可能会联合起来投资,从而避免抬升价格,大家吃亏”,一位合伙人介绍说。

  VC们四处搜寻项目,憧憬着找到下一个百度。然而,对于新到中国的VC而言,找项目无疑是件棘手的事。对此,智基创投陈友忠颇有体会:“我在2000年5月初到上海时,项目来源也很少,第一个项目还是从报纸上读来的。”如今,在中国生存了几年的老VC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和人脉。每投资一个项目,其上下游产业就会带出来很多朋友,朋友多了,项目也就来了。对于投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项目的VC而言,他们能捕获更多的项目。同时,老VC的人手多,找项目的能力也强。而初来乍到的海外VC们不仅人丁单薄,有的可能连办公室都没设立。

  对于抢项目,IDG合伙人章苏阳摇摇头。在他眼里,很多“好项目”是大家炒出来的。比如说,有一两家VC感觉某个项目不错,圈子里很快就传开了:那个项目厉害,美林都去过了!或者摩根士丹利都去过了!我们也得去看看。当我们前脚刚进门,马上有人知道IDG也去过了。更多的VC就觉得:看样子不去不行了,纷纷去看。这时候,刚刚募集上亿资金的新VC坐不住了,他们想出成绩,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