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观察 > 大讨论 > 吴伯凡:做电商要讲究趋势

吴伯凡:做电商要讲究趋势

作者:卖家网 来源:卖家网   2013-07-24 02:38

他是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里梁冬的好拍档,他也是有着较为深厚积累的财经观察者。

  他说:“品牌的基本功能,首先是提高市场的能见度。”
  他说:“我们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一帮消费者被价格战宠坏的人,它从一开始就培养了对价格的极度敏感。”
  以下是吴伯凡的分享整理。
  错把促销当营销
  实效的英文单词叫effective,翻译过来就是实际的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
  效果本身是非常难说的,“果”有时候是一因多果,有时候是多因一果,有时候是有因无果,有时候是有果无因,还有我们即使是有了原因也有了结果,但它还可能存在一个效果延迟的问题。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淋浴的时候,刚开始掰开水时觉得太凉,然后就会把它往左边掰,还是觉得不够热,可它突然一下就觉得烫得很难受。接着你就把它减弱,往右边掰,往右边掰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够凉,一直掰到最后,又一下子浇你一个落汤鸡。我们之所以发生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效果延迟。要知道,有很多的效果不是马上能起到作用的。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基本的耐心。
  套用村上村树的话,当我们讲到营销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东西?
  大家有时候把促销当成营销,而促销在营销里面只是占了一个维度。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很多企业来说,尤其是小企业来说,营销就被简化为促销。而一个企业真正是否能做大,只有希望它在做促销时还能不能想到营销,做营销时还能不能想到品牌。通俗地说,就是想到不仅要赚到钱,还能够把这个钱赚得更久一些,甚至与在赚钱之外还能干些什么。这一点,对于小企业来说,目前是比较奢侈的。殊不知,一个人一个企业,要真的想有点出息的话,还真得有点奢侈的东西。你想想,我们的人生一点奢侈的幻想都没有了的话,可以说基本上也就这样子了。所以,好的企业都讲愿景,所以人也要有愿景。
  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进化
  中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关心的是,你如何给我多卖点东西?以这种心态去做电子商务的话,会遭遇很多问题。有一家服装公司叫美特斯邦威,非常高调的上了电子商务,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撤下来了。原因是什么呢?是老板对电子商务不了解。由于下面的人、外面的人对老板进行了不尽责任的鼓动,他觉得非做不可,而且相信一做马上就见效。“一招制敌,一抓就灵。”如果你给老板是这样一个预期的时候,负责电子商务部门的这个人可能真的是进入到一种诅咒当中了。一个月过去,老板都会看你借助于新渠道做了多少销量,你越看越心慌,老板越看越生气。所以,老板会认为这是一个骗局,于是把它关了。
  真正的电子商务,它不是以促销、以一个新渠道的面目出现来开展的。因为电子商务最根本的东西,是从前端到后端去“逼”企业改进一些东西,可见的一些东西。实现从外在到内在,从物质到精神的一种演进。国外有一个教授把电子商务的历史概括为三个E,Every day,就是每时每刻都要用到;Enhance,即提升既有业务的质量和体验;Evolution,就是进化。我认识另一家做服装类电子商务的企业,还是挺不错的,原因是他从开始没有把电子商务定位于一个新渠道,定位于一个促销产品的方式,而是定位于一种企业进化,一种改变它自身经营状况的手段与工具。这个老板就有一定的耐心,结果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些回报。
  这个老板的心得是什么呢?过去的数据,只有等服装生产完了、销售回来再有反馈。现在不一样,电子商务的数据可以实现即时反馈,因此生产的时候就必须根据一定的数据来决定,不然就很盲目。也许你在电子商务这个渠道里面卖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它能够告诉你每天你的什么东西卖出去了,它的周期是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都能够回馈新的数据,能够让你知道自己以为是的那些东西,事实上是不对的。这是电子商务很重要的一点。
  当前的互联网形势不利于做品牌
  品牌基本的功能,首先是提高市场的能见度,就是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当中发现你的产品。这个能见度,其实不是说就是让你物理上特别显眼。我自创过一个概念叫意识雷达,就是说要在你的意识里头植入一种监测的机制。本来这个东西是经常出现的,但是由于没有意识雷达这个概念,你视而不见。举个例子,你买了一款车,一款品牌车,你上街就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车,其实每天都是一样的;你自己的太太怀孕了,你就会发现在公园里有很多这样的孕妇。提高市场能见度,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植入某种意识。
  第二个,降低价格的敏感度。如果企业不想降低价格敏感度的话,那只是在做促销。企业只是在理自己的品牌商标而已。最终是一个企业的成功,还是一个品牌的一个成功,要看别人是否愿意为了你所谓的功效、效用、价值之外的东西买单。俗话说:“有钱难买乐意”,就是除了买你那一点点功能、效用之外,还要买它乐意的东西,这是一个商品成功的一个标志。
  品牌说到底,和金融的行为很像,尤其是奢侈品牌。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拿着一张纸币去买东西,一张纸币能买到好多东西,你扛都扛不动。那别人为什么会卖你这么多东西呢?是因为背后有一个货币体系,有一个认证体系,由央行发行这个货币,于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个货币体系,它是一个受到信任的货币符号。而在古代,货币没有发行以前的人,如果复活穿越到这个时代,这人会觉得很奇怪,一个纸能换那么多东西,他也许会有一个冲动,那么能不能我自己印一张纸把东西给我呢?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一个体系。所以,我们品牌是要建立一个像央行发行货币那样的一个信任体系,大家都认你这个牌子,你才是有价值的。
  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是因为奢侈品的“央行”在法国、意大利。所以,如果你只是要过日子,那么开一个小店就无所谓了,促销是你首要的也是最终的使命。但真的要做企业的话,最终还是要回到品牌上去。
  问题来了,在互联网,品牌真的能够做起来吗?首先,我们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一帮消费者被价格战宠坏的人,它从一开始就培养了对价格的极度敏感。我们说货比三家,货比三家事实上是有各种成本的,你要有交通成本、时间成本,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比价成本降到几乎是零的时候,而大家的诉求又完全聚焦于价格的时候,你在互联网上做品牌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做企业也好,做学问也好,都要找一个势,就是乘势而上。打个比方,电梯里头你想上楼,一定要走往上的电梯,你不付出多少努力甚至是站在那里,也能够上去;如果你坐的是一个下行的电梯,你拼命往上跑也不一定能跑得上去。所以,现在互联网目前这个风水,是不利于做品牌的。这是大家共同的一个困惑,在中国尤其明显。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