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季未到,各路电商促销战火已硝烟弥漫。自进入四月份以来,各大平台高潮迭起,频繁造势预热这一黄金销售季。
备受瞩目的京东爱情故事余热犹在,新一轮的京东五一大促销又冲击耳目。本次五一黄金季京东投入约2亿元推广费用,货源储备超60亿,每天1000个免单大奖的噱头也着实让不少消费者心动。
不甘示弱的苏宁、国美、当当、易迅也在积极筹备中,其中,苏宁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发力,已通过门店、苏宁易购等发出20亿云券供消费者免费领取;一向高调的国美在线启动的“最强店庆月,30亿现金劵免费领”活动,也笼络了不少消费者......这场电商混战,怎一个乱字了得。
不过,看多了各平台的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尤其被一些变相促销心伤之后,当下消费者在心动之余,更多了一份理性。
真的打折了吗?
2013年双十一之后,记者有对某电商平台上100种商品进行了调查,部分宣称活动期间五折甚至三折的商品,通过先提价后降价的方式,折扣实为八折九折甚至是没有任何折扣;或通过提升运费等方式,将折扣的差价变相又补了回来;或者宣称500件的特价商品,实际在卖至第10件或者20件的时候产品已经下架,据此为噱头却引来不少的访问量。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促销手段都是噱头,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赔钱卖吆喝的事情精明的商家会做吗。
优惠券的使用都有条件
各平台给出的动辄数百元的优惠券的确非常诱人,但是想要使用优惠券却有诸多限制,甚至还要多掏钱。“买300送300返券,买500送500返券”,但是具体使用时,往往“返券在消费够一定数额时才能使用”或“只限于某类产品的购买使用”,让消费者望“券”兴叹。
各平台商家拼尽全力血战黄金季,甚至不惜高额推广费用,旨在用户和消费者的争夺。但是所有的促销手段一定要围绕良好的用户体验开展。而现实是每次黄金季大卖潮褪去之后,露出海面的是诸多用户不满的呼声和投诉,在信息飞速发达的今天,这种不满被用户无限放大。
其实稍加留意可以发现,部分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工厂店、金泉网、凡客诚品等在近年的黄金季硝烟中渐行渐远。逐渐退出火热的黄金季电商大战。也许是看透了电商价格战对于消费者的伤害,毕竟饮鸠止渴不是长久之计。专注于用户体验才是发展的王道。阿里巴巴在今年的“321抢货节”,将线上采购商直接带入线下义乌产业带,享受厂商面对面;工厂店则始终坚持直面厂家,正品底价。避开名目繁多的黄金季,快速攀升的交易量和不错的用户口碑证明其并未因其电商大战的缺席而有丝毫损失。
当消费者对于眼花缭乱的促销战役日益麻木,纷纷逃离,曲高和寡之下,各电商平台的烧钱就显得更加没有意义了。况且一味的恶性价格竞争打击的不仅是竞争对手,最终还会伤及消费者。与其花费巨大制造噱头,不如实实在在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增值服务,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