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激励 > 成功激励 > 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来源:   2006-12-09 06:23

   一不小心,自己马上就要奔三张拉,心里总觉得一阵阵发毛,特别是内心深处的那种对未来的恐惧感象鬼附体一样让人如坐针毡。没有了以前那种闲来无事,拈花微笑的雅致;也没有了一路嚎叫,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我只知道自己仍然“在路上”,革命远未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将,象我这样在75-85年出生的人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所以我以谨慎之心,谦卑之态,虔开一帖,说说75-85年的奔奔族对现实的无奈和抗争!!!
  1. 杜甫转世亦无奈 谁来安得广厦千万间?
  在下一直以为,奔奔族最不满意的现状,是不能很快得到自己的房子和满意的工作。当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再次成为奔奔族的终极梦想时,当奔奔族被房奴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时,当某些专家在博螯论坛大放厥词号称房奴在美国是正常现象时,我只想竖起中指,FUCK这个BT的社会!!!安居才能乐业,绝大多数奔奔族并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工资收入也不高,房子作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很久得不到满足,怨恨成灾。
    
  2.铜臭让爱情走开
  爱情,奔奔族心中永远的痛!对爱情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女奔奔梦想着白马王子的浪漫,男奔奔梦想着白雪公主的温柔,但是铜臭粉碎了奔奔族的幻想的肥皂泡,毕竟钻石王老五还是珍稀动物,绝大多数奔奔族还在打拼阶段,即使你是潜力股,面对超级现实的只认绩优股的MM,男奔奔们只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
   另一方面奔奔族自视甚高,“将就”的字眼已经从奔奔族的字典中抠走拉,宁缺毋滥、一个人也同样精彩的观点弥漫他们忧伤的心灵,爱情的贬值、 一夜情的泛滥、性的随意,让很多奔奔男心生隐痛。这种思想也是造成大批“剩男”、“剩女”的根本原因。
  哎,现在的女人真的相当势利,在下虽然下凡时因为脸部先着地而不是那么帅,但是现在也算事业蒸蒸日上阶段,但是真的没有几个女人能通过我故意设计的“压力面试”,哈哈,其实就是装穷!!!打肿脸充胖子装富不容易,装穷最简单拉,面对“有车有房有经济基础”的一次次大同小异的必要条件,我坦然谢绝,很抱歉俺虽然深知女人天生就应该宠的,但是我只想问一句“我凭什么宠你?”
  “你陪我打拼过吗?”
  “你陪我吃过苦吗?”
  “你曾为我担心流泪吗?”
   以上皆NO!SEE YOU LATER!
   写到这里耳边仿佛响起BEYOND乐队那首经典的老歌“谁伴我闯荡”,不由得泪流满面。。。。。
   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时,经常一个人站在写字楼的天台上静静地望着天空,看一只只鸟儿
  飞过
   飞过。。。。。。
  
    3.一夜成名的愿望空前强烈
  现代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的花花社会,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即使你出入6A级的摩天大楼,你也只能看看风景。在下以为除了象俺这种天生就超级自信的家伙外,要想让男人的自信能够持续坚挺的非银子莫属。奔奔族面对空前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想法自然空前强烈。那么银子从何而来呢?聪明的奔奔族选择了先名后利的成功模式,从超女到芙蓉姐姐、从天仙妹妹到后舍男孩、从二月丫头到非常真人,成功模式都是先炒做知名度然后狂收MONEY,特别是奔奔族尤其善于利用网络的草根优势,通过自我突破极限,露点、臭名昭著的S曲线、恶搞等都是一夜成名的法宝。
  将恶搞进行到底!嘿嘿!
  
  4、信仰在哪里???
  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是75—85年出生的人无法回避的无奈与痛苦。这年头连佛教、道教都下海拼命捞钱,加上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缺失使奔奔族年轻人失去了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宿,在成功之路上遭遇“滑铁卢”、在爱情长跑中遭遇“铜臭狙击”时、在房奴、车奴的压力下辗转反侧时,没有人倾听奔奔族的苦痛和哽咽,我们只能在烟头的一暗一灭中宣泄泪水、在迪厅震耳欲聋的节拍中收拾自己破碎的心灵碎片。奔奔族除了梦想发财,平时就只能以看电视,上网消遣,打游戏,看A片, 泡酒吧,睡懒觉,等消极的方式消磨时间,而积极进取健康的娱乐运动,除了没有合适的场所以外,也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精神文明建设难道就是这样搞的?
  堕落啊堕落,不在堕落中消亡,就在堕落中雄起。
    
  5.我只要公平竞争!!!
  和信仰缺失、精神沙漠的危险现状一样,当代社会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取向,导致所有阶层都疯子似的以各种手段获取钱财,特别是特权部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官商勾结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钱-女人-享乐-贪污腐败-抢劫-黑社会-混乱,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关键还是要有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给每个人公平的起点和过程。
  这里问题请大家思考:美国和香港的贫富差距比国内的更大,更严重,为什么国内的仇富情绪这么严重,美国和香港平民却对富人能抱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样的事实,然后抓住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香港很多现在的中产阶层,年龄在四十岁到五十岁左右的,很多是来自住在公屋的家庭,父母是蓝领工人,

成功&激励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