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淘金时代的牛仔裤制造商
洪波(KESO)离开Donews网总编一职以后,一度传言说他要去豆瓣网。而我一月份访问了豆瓣,有人甚至怀疑我参与了某种幕后活动。有道是:若把IT比娱乐,浓妆淡抹总相宜。现在洪波高调接受媒体采访,宣布他和刘韧要一起创办网络咨询公司,利用这些年在IT圈积攒下来的经验、知识和人脉,为各种网站和试图创办网站的人提供咨询服务。这家公司的名字暂定为“五季咨询公司”。
在搜索这个新公司的时候,遇见了点小麻烦。输入“五季咨询公司”,满屏都是新闻。后来输入了“五季咨询”,才在第一屏的尾部找到了“五季咨询公司”的网址:http://www.wujizixun.com/。现在这个站点还没有建成,这一点让我对洪波很钦佩。要么说明他在离开原公司之前,并没有提前开始做秘密转移。以至于新闻都发布了,自己的新站还没有做好,职业道德一流,值得钦佩。要么说明他知道大家会盯着这一点看,所以示弱以争取人心。做事如此精细,也值得钦佩。
IT圈里一片赞扬祝福的话,这是人之常情。这几年IT人去创业,其实没有多少壮怀激烈,因为前景越来越不明朗。祝福声中,我感觉就差当事人自己的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多的是悲壮悲情,尤其是在洪波创立“五季咨询公司”这事上。
从他目前对媒体披露的规划上看,“五季咨询公司”其实是做三件事:
1、网站建设和改造咨询服务。
2、网站建设规划和创意服务。
3、网络猎头。
洪波浸淫互联网多年,他的经验、知识和人脉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其价值无法体现的话,那么他会是个老顽童,一辈子在网上玩到老死。成立这么一个公司,说明洪波对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是非常清醒的。切入点也很聪明,采取了李维牛仔的策略:人人都在淘金,为了那些可能存在的金子而废寝忘食,那么加入淘金的队伍是件愚蠢的事情,不如每人卖条牛仔裤赚得实在,而且成功的机会更大。全部IT人现在都挤在Web2.0创业的道路上,老旧网站也在考虑如何转型,这时候洪波提供网络咨询服务,那就是在卖牛仔裤,实在是个很聪明的点子。
当然,可能有的人已经看出来了,这篇评论其实一早就包藏祸心。图穷匕现,现在可以把刀拿出来了。
“五季咨询”,是“5G咨询”的谐音,5G是洪波的门牌,也是最近几个月由他在IT圈内发起的圈内讨论会的名称。很自然地,我这种受王朔教育多年而成长起来的青年很容易地就从“5G咨询”联想到“3T公司”。王朔笔下的“3T”公司是干什么的?其实那也是一家策划咨询公司,只不过它的员工活力十足,发展到替人包办一切的程度。洪波办的“5G咨询”,在我看来和3T公司很类似,所不同的是它包办网络上的一切。
而我不知道IT人注意到了没有,洪波这一次办的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传统企业。虽然他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各种网站,但是作为咨询公司来说,它只能是传统企业。从工作模式上看,5G的网站最多是宣传一下各种成功案例。而各位“咨询师”每天干的事情不是用MSN,而是和各种网站CEO和即将成为CEO的人喝茶、聊天、吃饭、开会,整天打飞机在全国飞来飞去,提交各种计划书,推荐各种IT人才。这和麦肯锡公司干的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洪波他们是全然的本土IT专家,讨论网站架构的时候不会在中文里夹杂英文字。
所以我说,这事不能让我感觉到欣慰,而是觉得悲壮悲情。两位中国互联网的资深人士在IT圈里兜兜转转多年,最后居然选择了转行去做传统企业。它给予我的冲击和震惊不亚于陈天桥卖菜刀,陈彤卖冲浪板。早春二月,这条新闻让我觉得Web2.0初冬的寒意。洪波去卖牛仔裤了,这不是Web2.0时代的好征兆。以他的经验、知识和人脉居然不足以去创造一个新网站,而是转行成为咨询公司,风向标变了。换个思路想一想,他如果能构思出一个可能会成功的Web2.0网站,他为什么不去做?他知道哪只股票会红,他为什么不去炒而是去做了股票咨询师?结论是:洪波自己未必看好Web2.0,但是考虑到水里的冤大头太多,五毛一次拉人上岸估计也能成为产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得天下冤大头而教之乃成就一番事业。北伐不能成功,但是成就了黄埔。考G未必能出国,但是成就了新东方。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来源博客:槽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