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凯明之死
简概:苦苦挣扎了6年之后,为研发中国的3G手机芯片而成立的凯明因资金链断裂,最终倒在了3G商业化之初,此前的数千万美元投入和对3G时代的美好憧憬也随之化为镜花水月。
本报记者 黄沙
4月30日晚上11点,普天大厦的一间会议室门口。等了6个多小时的3G芯片厂商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明”)的工会代表被叫了进去,出来的时候一脸愤怒。
凯明为研发中国的3G手机芯片而生,是五家核心的中国3G手机芯片厂商之一。
在会议室中坐着的是诺基亚中国区总裁赵科林、LG负责TD-SCDMA研发的钱国梁、大唐移动高级副总裁谢永斌和凯明董事长、普天副总裁陶雄强,他们代表了凯明六大股东中的四家。但凯明第二大股东德州仪器(TI)的亚太区总经理陈维明在中途就退出了会议,而最大的股东——HyperMarket董事长莫皓然则根本没有出席。
他们4人告诉工会代表,凯明的董事会成员们无法就凯明是否继续运营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正式的答复将在不久以后作出。但在此前的一周,凯明的正常运作就已停止,200多名员工几乎都被劝说主动辞职。
与此同时,凯明的CEO余玉书则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愿对媒体再多说什么。
此刻,这位满头灰发、相貌儒雅的台湾男人已是众叛亲离。在长达3个月的欠薪之后,忍无可忍的凯明员工对外发表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公开信,要求他对凯明的现状负起责任,并离开CEO的岗位。
这是一场悲剧。
在苦苦挣扎了6年之后,这家为研发中国的3G手机芯片而成立的公司却因资金链断裂,最终倒在了3G商业化之初,此前的数千万美元投入和对3G时代的美好憧憬也随之化为镜花水月。
17个股东
在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看来,令凯明倒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公司的的股权太过分散。
据了解,在凯明成立时的17家股东中,国内企业为9家、国外企业为8家,总股本为2.3亿元人民币。核心的6家股东为普天、大唐、德州仪器、诺基亚、LG和Hyper Market International Limited,投资金额均为3142.6万元,各占总股本的13.47%。
尽管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凯明的股权结构曾略有变化,但直到倒下,大股东掌握的股权都未能超过20%。到停止运营之前,凯明的股东占股情况是:莫浩然持股18.58%,德州仪器持股17.83%,诺基亚持股14.84%,普天、大唐移动、LG三家则分别持股11.86%。
据知情者称,当初信息产业部撮合这17家股东的愿望十分美好。在中方股东中,大唐电信和普天集团都手握TD—SCDMA核心技术,而外方的诺基亚、德州仪器和LG等也堪称实力雄厚。庞大的股东团队不仅能在研发上为凯明助力,在销售上也能带来优势。
但最终,这一在当时看似精巧的股权结构却为凯明带来了灭顶之灾。
项立刚认为,由于股权的极度分散,凯明的董事会中始终未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决策者。董事会各方都代表着自己企业的战略利益而非凯明的利益。由于各怀异心,凯明的董事会根本不能做到同心同德,相互扶持。
凯明资金链的断裂,即与股东之间的分歧大有关系。
据了解,在去年,曾有风险投资对凯明非常感兴趣,愿意以1.8亿美元购买凯明的股份,但由于凯明的股东之间意见不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而到了资金紧张,需要各股东追加投资之时,董事会中又再次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愿意投资的诺基亚和德州仪器双方在一些条件上互不相让,而普天和大唐移动对投资则不置可否,投资之事再次告吹。
直到今年4月23日,随着一封内容为“公司出现重大资金困难”的电子邮件被群发到员工邮箱,凯明资金链断裂之事最终爆发。
这样看来,凯明的失败早在成立之时就已注定。
劳资纠纷
在凯明停止运营的消息传出以后,一辆白色的依维柯就停到了公司的门前,车前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大唐招聘。
对部分凯明员工来说,这一幕让他们感到屈辱。在2002年2月成立之后,凯明曾以种种诱惑将他们从大唐挖来,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6年之后,自己或许将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大唐。
面子问题只是困扰凯明员工的因素之一。更令员工们不安的是,由于资金链断裂,此时的凯明已拖欠了3个月的员工工资,总金额高达1500万元以上。
令许多凯明员工恐惧的是,凯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莫浩然正是在2006年迪比特欠薪案的主角。这起发生于2006年的特大欠薪案累计涉及1400余名员工,拖欠工资总额1900余万元。是时,莫浩然身为迪比特的董事长。
在得知近3个月的工资可能付诸东流之后,凯明的员工迅速地行动起来。一封名为《恳请EVAN(余玉书的英文名)辞职》的公开信在网上迅速流传。
“如今有两条路在您面前,一条是一个小康但道德高尚的老人,另一条是富裕但品行败坏的阴谋家。请您按照您给我们开的条件,4天之内主动向公司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