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研究 > 认识和处理好电子商务与税收关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认识和处理好电子商务与税收关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来源:   2005-04-02 11:48
当今世界,电子商务已呈全球迅猛发展之势,电子商务中的诸多涉税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世界各国税务当局以及众多消费者、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还处于探索性的萌芽或起步阶段,与此相关的税收问题亦并不突出,但就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势头,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所遇到的许多涉税问题来看,我国在这方面必须早作准备。在如何认识和对待我国电子商务与税收的关系上,笔者认为应本着"积极面对,加强研究,互促互动"的指导原则或指导思想来加以处理。
  所谓"积极面对",就是面对全球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给各国税收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我们应采取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树立超前意识,更新传统观念,以顺应和迎接新的时代。
  据报道,近几年来,网络经济出现了一日千里、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据预测,由于全球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到2012年全世界将形成1万亿美元的集成电路市场,支撑6一8万亿美元的信息设备市场,进而支撑100万亿美元的信息服务市场。可以预见,网络经济将毫无疑问地会成为21世纪经济的重要主导产业之一。与此相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日新月异,迅猛增长。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额已达484亿美元,1999年增长至150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3036亿美元,年均增长93.3%。瑞士信贷银行近期也预测,在今后几年,全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贸易总额将保持100%的年增长率,到2003年将超过1.24万亿美元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到底能给消费者,特别是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也许谁都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就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柒看则可以肯定地说,电子商务开展的好坏与快慢,将关系到未来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成本、效率和客户关系,己经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而电子商务与企业的传统商务活动相比较,正具有能有效降低企业有形资产包袱,提高运作速度和交易效率,大腐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立客户联系等明显优势。正因如此,电子商务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新的广告传播及加快交易进程的工具,实际上它带给企业的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贸易方式。
也正是有鉴于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起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经贸组织的日益重视。1997年7月美国政府提出《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同年12月美国与欧盟发表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1998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庆祝多边贸易体制50周年时把电子商务自庙化作为主要议题,并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联合宣言》 6个月以后;美国白宫又推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最新计划,强调保护在线购物的消费者利益。同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议题之一,成立了电子商务专题工作组,并在随后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电子商务前景的声明。U98年成了全世界的电子商务年。在去年于美国西雅图召开的WTO会议上,围绕着是否应对电子商务活动征税的问题,爆发了一场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论战。美国认功电子商务大多是不可见的,是数字化了的商务。征税会对用户谴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结果将遏制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如果通过电子销售的实物商品,从书本到汽车均要征收关税,这与通过电话或推销员推销没有区别,网络空间应该是自由的免税区。因此,美国要求世贸组绵颁布厂项对电子商务征税的永久性延期法案。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他们之所以反对永久性地禁止对电子网上交易免税,是因为担心国 家无法控制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会造成国家税收的大且流失;从而杉响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总之,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由此而对各国税收、现存税制、税则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也是一个不可回避、日益显现的紧迫课题。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采取积极面对的态度。既不能采取消极防范、被动限制,甚至刻意抵制的态度,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置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和时代潮流于不顾。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现存税制税法带来冲击、挑战和机遇。我们对此既不能采取消极防范、被动限制,甚至刻意抵制的态度,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置国家税收、长远利益和时代潮流于不顾。应本着"积极面对,加强研究,互促互动"的指导原则来加以处理。
   所谓"加强研究",就是面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面对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和现行国际税收安排等所提出的挑战,我们首先必须通过加强研究来弄清情况,掌握国际电子商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明白其对我国现行税制、税政、涉外税收等的影响之所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