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IT业界 > 互联网世界 > 营销互联网的蓝色海洋 弄潮大学校园这片海

营销互联网的蓝色海洋 弄潮大学校园这片海

来源:   2008-12-03 03:57
校园传媒(campus medium)、校园推广(Campus promotion)、校园营销(campus marketing),主要指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细分群体进行的信息传媒、市场推广、产品营销活动。

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

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容量大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超过2374万,如果大学生年平均消费每人 5000元,年消费将高达1187亿,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也将占据未来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

3.开发成本低

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

校园市场消费集中,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而且,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延续性

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6.文化的独特性

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

大学生消费方式

学习消费,学习用品、培训;

攀比消费,主要表现在潇洒消费(旅游、恋爱);

昂贵消费,手机、电脑、MP4;

暧昧消费,聚会、请客;

个性消费,名牌服饰、化妆品等。

“8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

(1)独立一代,张扬个性(“80后”,“粉时尚” )。

(2)模仿性很高,喜欢追随风潮。

(3)对于新产品、主流产品的消费欲望很强。

(4) 大学生具有“低价值产品高层化、高价值产品低层化”消费特点,也就是说,为了能够达到消费的目的,他们可以在高价值产品上降低某些附加需求以达到核心需求的满足,但是在低价值产品上,他们则会追求完全的需求满足,享受痛快淋漓的消费体验。可以想见,这样的一群消费者,一旦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提升,他们所蕴涵的市场价值与商机无可估量。

知名品牌专注于“80后”的大学生市场

2006年,中国市场上为一个叫“80后”的群体而刮起的年轻化风潮,似乎是以往任何一年都无法比拟的。为了这个年轻的群体,一些世界知名品牌不惜放下更为广大的客户群,转而针对“80后”一代,重新制定在中国的市场策略。

1. SWATCH :选择了“80后”偶像李宇春作为它在中国地区的首位形象大使。

2.可口可乐:选择了与时下最受“80后”欢迎的一家网络游戏合作,拍游戏广告,搞互动活动 。

3. 2006年12月,联想专门针对“80后”人群推出的“粉时尚”系列手机大规模上市。联想手机第一次放弃了它一贯使用的商务形象,主打时尚概念和网络娱乐概念。

4.招商银行:接连推出了两款专为“80后”职场新人和在校学生设计的信用卡,其中,hello kitty卡2006年10月份推出仅21天就发售了6万张。(b456.com)
热点文章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