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参与是“双刃剑”
网民的影响力近两个月在中国越来越明显。
先是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的邓玉娇案,邓玉娇为了保护自己的清白刺死了一名当地官员、刺伤另一人,当地警方一开始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她刑事拘留。后来案件被媒体曝光后,邓玉娇的遭遇获得网民的同情和支持,在各方压力下,控方最终只以故意伤害罪起诉邓玉娇,而法院日前更迅速地作出有罪但免予处罚的判决。
之后是29岁的周森锋当选湖北宜城市市长还不到一周,各种麻烦纷至沓来,先后陷入“家庭背景门”、“打伞门”、“论文抄袭门”、“高档香烟门”等“事件”,网民对他的“关注”相信已让他喘不过气。
上个星期在广东韶关市旭日玩具厂则发生了一起汉族工人与新疆维吾尔族工人斗殴的群体性事件,经警方调查,引发这起事件的,是网上一则“六个新疆的男孩强奸了两个无辜少女”的虚假帖子,此帖子被网民广泛转载。被警方逮捕后,发帖者对他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的事实供认不讳,称其原为旭日玩具厂员工,辞职后再次应聘被该厂拒收,心怀不满而发布了该帖子。
三起事件的性质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有网民的“参与”。网民近年来积极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现象的监督固然是件好事,它反映了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但网民的“参与”也是把“双刃剑”,若过于激烈,或影响力过大,其实也值得我们关注。
以邓玉娇案为例,网民的确救了她一命,但也反映了网民若过度干涉的负面影响。这毕竟是一起死了人的案件,法院却在网民和各方的压力下,在短短两个半小时内作出判决,在审讯中也没有传唤任何证人,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觉得法院似乎缺乏了独立性和公正性。
至于29岁的周森锋,尽管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年轻有为,还是搞关系手腕高超,但网民对他的监督已到了难以接受的地步。没有真凭实据就说他靠家庭背景上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说到论文抄袭的指控,各方还在调查中,一些网民现在就极力批评,对他的人格进行攻击,也未免过份了;至于旭日玩具厂的群体性斗殴事件就更可怕,一名发帖者的恶意帖子,被网民广泛转载后,竟引发了一场造成120人受伤、两人死亡的悲剧。
以上种种情况显示,中国网民在现阶段或许没有“承担”网络全面开放的能力。在中国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某些地方民怨极深,若要维持关键的社会稳定,网络里的某些监控和管制如网络“巡逻”、敏感字样的过滤或许是必要的,网民不该过于谴责中国政府。
但中国政府最近在网络监控方面却显得有些急躁和“过火”,先是封杀Hotmail、Gmail、Twitter、Youtube等国际性网站,然后又千方百计地要规定在中国境内出售的电脑都需预装“绿坝”上网过滤软件。坦白说,这些举措只会让人觉得中国政府的手段不够高明。
封杀国际性网站只会为众多中国网民带来不便,使他们反感,相信也不会达到预料中的效果;“绿坝”上网过滤软件则是“多此一举”,网络上没有什么“绕不过”或“破不了”的软件,有心寻找有争议性网页的网民仍能达到目的,硬要推出这软件反而只会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的笑柄,让国际软件专家有机会批评“绿坝”没有水准,甚至指它的内容有抄袭之嫌。
网络监督应该点到为止,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只会弄巧反拙,中国政府因此务必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