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晖:我们不创新,只翻新
高春辉:我觉得有时候拿了别人投的钱,并不是很舒服,压力很大。有可能导致会做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我觉得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别人的钱有别人的想法。
-----------------------------------------------------------------------------
我最早的个人主页就是供大家下载东西的
网络给你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远程的一些东西就可以看,交流方便多了,以前是拿着软盘,你去我家,我去你家,但网络就可以让人不再跑来跑去了
我给很多人传过文件,这在当时是很麻烦的事情,于是我的个人主页上就放了一堆东西供大家下载,最开始网页的访问者都是朋友
有时候拿了别人投的钱,并不是很舒服,压力很大。别人的钱有别人的想法。我想做自己的事情,更多的还是要保证自己能掌控这个事情。钱在很多时候确实有好处,但是你不能光看钱,还得看给钱的这个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搜狐IT《专访间》请来的嘉宾是手机之家的创办者高春辉先生,首先请高春辉和网友问声好。
高春辉: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做的这个系列是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实际上高春辉接触互联网的历史不亚于张朝阳、丁磊和王志东,他96年开始上网,而96年的时候,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的大多在清华、在中科院,你当时在辽宁怎么上网的呢?
高春辉:当时中国的网站确实特别特别少,96年我印象中有一个瀛海威、有一个东方网景。
瀛海威上面提供了一点内容,但也特别贫乏。我去的比较多的是台湾的网站,因为台湾有一些网站会提供一些下载,我那时也开始上一些国外网站。
主持人:你当时是怎么知道互联网的呢?
高春辉:我有一个朋友做业务,他跟客户沟通,本来就是一直靠传真联系,但传真费用很高,后来就觉得网络是个特别好的的办法,我就这么上了网。
一上网,我就觉得网络好。因为它能够给你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远程的一些东西就可以看,这样交流就方便多了,以前交流都是拿着软盘,你去我家,我去你家,但网络就可以让人不再跑来跑去了。
主持人:这么说,你周围应该是有一批朋友在97、98的时候已经开始上网了?
高春辉:对,差不多我们都是一个圈子吧,写程序然后发展到网络上的兴趣。
主持人:你从台湾那些网站上得到的信息,有没有推动你决定将来自己也做网络这方面的事情?
高春辉:应该还是有这方面的影响。
那时候我们一圈朋友都做自己的主页,但是也都特别简陋,就是一个个人简介和自己的照片,那时候更多的是攀比了。
但我是想标新立异,而且我也没有那么自恋,就没有把自己的照片贴上来。我给很多人传过文件,你要一个一个地贴,这在当时是很麻烦的事情,于是我的个人主页上就放了一堆东西供大家下载,最开始网页的访问者都是朋友,他们过来下载东西什么的。
主持人: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个圈子里的一批人现在还留在网络圈里的多不多?
高春辉:最早认识的人里,比如一提大家都知道的,倒真没有多少了。这些人即使有名气也都是在这个圈子里的名气。不是那种明星式的感觉。
主持人:这批人现在在做什么的呢?
高春辉:做什么的都有。前几天我们还在QQ上建了一个"惠多"的群,群里的人大多都是最早上网的那批人。当时都在惠多里呆着,但后来互联网一起来,惠多注定就没什么空间了。
从那时到现在过了有整整8、9年了,那批人现在做的都是跟网络相关的,比如原来做网管,就是个小兵,现在可能是网管部门的头儿了。
主持人:当时国际上的网络气氛已经很热了,你有没有感受到互联网商业化和互联网在中国可能的发展?
高春辉:当时应该还是有一点敏感。我记得那个时候也是有所谓的争论,就是到底是不是门户为王、或者内容为王?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内容或者是叫服务为王吧。现在看的话,把内容当作服务最重要。我觉得很多时候是看你怎么理解了。
主持人:96年你开始上网,然后做个人主页,98年CNNIC评选的时候,你的个人主页就进入前十名了,你是怎么做的呢?
高春辉:那是CNNIC的第一次评选,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作弊了,用一些程序特别简单就能实现。当时,搜狐、新浪和网易已经是排名前三位了,但三个网站当时的样子都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我98年来过一趟搜狐,当时你们还在长安街上,整个办公室环境也特别简陋,但是你看,搜狐们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的确是很快、变化很大。但是我还是在按照我自己的节奏走、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做。
主持人:那时候网易还是一个社区吧?
高春辉:我感觉网易那个时候就是一个个人需求的大基地。新浪是几个论坛,我觉得搜狐可能更简单一些。它当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