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策划 > 大道无形 > 媒体生态

媒体生态

来源:艾瑞网   2010-10-18 01:11
在google reader里看到无聊布棉这样一篇文章,颇有几句感慨,罗嗦几句。

  布棉如是说:国外的媒体对新鲜事物有天然的支持,他们所有的媒体都喜欢跟着潮流走,继而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吹捧,另外,一些企业也乐于在新事物上做尝试。很多国外大媒体都乐于引用twitter的消息,但国内要让cctv引用饭否的话,大家觉得可能吗?

  这其实和我们的媒体组织性质非常有关系。

  我们的主流媒体们,注意,说的是主流媒体,作为一种组织是有多重身份的。当然,谁都不能否认他们是企业,但也不能否认他们是喉舌,而且,后者的功能更重要一些。喉舌决定了我们的主流媒体其实是“官本位”的组织结构,有太多的类似副局级社长、处级总编辑之类的岗位称呼。而这些岗位,重点在前者,不在后者。

  我这里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官员所组成的等级序列,一定是向上负责的,因为大部分官员是更高一级官员任命的。官场中的一条很关键的哲学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锐意进取是要付出失败的代价的,萧规曹随才是明哲保身仕运亨通的不二法门。职务之前既然套着个级别,自然向上负责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在类似于twitter的社会化媒体网站上看到“罗京死了”这样一条信息,怎么办?没有级别套着的职务就可以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新闻再说,有级别套着的职务就得观望一下:弄错了可不得了。晚报三分钟新闻至多是间接伤害:长期下去会被认为新闻敏感度低,但早报三分钟那可能会是直接伤害:下台,如果弄错的话。

  我这里还得再说一句,我上面所谓的对错,不仅仅指的是“事实正确”,还有更多的意味是:义理正确或政治正确。

  一帮级别套着的准官员式媒体决策者所形成的场域惯习,也决定了我们读者们的场域惯习:小道消息是不足为信的。再极端一些的,就是电视上没说,那就是未经证实(我们其实与其说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不如说是电视大国)。比较吊诡的是,读者群其实很低的某些报纸,决定着消息的“真假”。

  这里还有一篇文章,配套阅读,必然会有所悟:请留意“小心翼翼的台长”那一节中的故事,的确相当生动。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3361975067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18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