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消费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商家,发起定制礼品的要求,你选中的品牌商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替你生产出印有自己独特Logo的成套礼品。而你可以通过各种APP乃至微信等通讯工具,来监控物流流转的全过程——这可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所谓“C2B模式”在网络商务中的例证:一切以消费者为导向。
在本系列文章的上篇《从福特制的“大生产”到互联网时代的“大市场”》(链接:http://www.tmtpost.com/47367.html)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钛媒体独家专栏作者杨培芳指出,互联网变革所催生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这将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要代表。而溯源美国“大生产”时代,从规模、影响力、产业结构等很多方面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与今天的中国经济都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内需”的模式也正在加速一个“统一大市场”的发育。那么,这一大市场潮流如何在国内落地生根呢?请看这一系列的下篇:
电子商务变革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任何企业都很难真正满足海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任何企业在不断逼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目标时,也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才有了大规模实现的可能性。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内需”的模式也在加速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发育。借助互联网,中国企业在这样一个大市场上,能否探索出信息时代中国企业的“福特制”?
C2B模式在中国:三大类企业的生长与扩散
互联网对商业体系的改造才刚刚开始。
在当前这一阶段,发现那些鲜活的、具有未来指向的创新案例显得异常重要。我们的调研发现,中国企业中的一批先行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探索C2B模式的样貌与特质,那么,典型的三类企业的创新模式包括:
(一)消费者参与的模块化定制
一批立足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正在快速地向C2B模式演进,而消费者参与的模块化定制是他们的主要路径。
埃沃男装(iWode.com)的团队注意到,大部分中国男性白领并不需要复杂的个性化定制。为此,他们把一件衬衫分解为领口、袖子、版身、后摆等部分,按照流行样式在每个部分中推出不同样式供消费者组合。消费者只需填写身高等几个关于体型的问题,并对图画中的身形进行选择,IT系统就会基于存储的会员数据,自动生成匹配准确率达90%的数据。在后端与供应商衔接时,IT系统会把每个部分的尺寸、用料信息发给供应商,供应商采用相应的原材料即可生产。如今,在埃沃定制一件衬衫只需一周。
而护肤品牌“植物语”采取的“N+1”护肤模式,同这个男装品牌也有些类似。它把护肤品的成分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料(“1”),另一种是配料(“N”)。配料有40余种,其功效分别是美白、保湿、控油等,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调配主料和辅料。
(二)涉及营销、设计、生产等的全方位模式再造
在家具定制市场上,有两类企业比较活跃:一类是中小作坊,一类是高端家具企业。如何才能面向中产消费者实现全屋家具定制?众多品牌厂商都在探索。
从2004年到2007年初,“尚品宅配”历经三年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最终支撑起了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
在消费者参与的设计端,该企业通过互联网或专卖店,使消费者参与设计平面布局、体验全屋模拟,还可以借助条码化生产系统自助查询订单进展;为便于消费者的选择,它采集了数千个楼盘的数万种房型数据,建立了“房型库”,辅以自身的“产品库”,这样,消费者的选择、对比、修改,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在生产端,由于销售的不只是单个产品,而是近乎于“魔方组合”的空间解决方案,这对“生产柔性化”环节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如果要引入国外全自动的板式家具柔性生产线,则花费高昂。
“尚品宅配”脱胎于圆方软件的背景,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仅在软硬件上投入数百万元,就大大提升了柔性化生产的能力。比如为电子开料锯加装“制造执行软件”,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裁切加工;为加工中心安装CAD/CAM接口软件,设计师为消费者提供的设计图,同时也转换为指导机器生产的工业化制造图纸;为加工设备加装电子广告牌,则大大压缩了找图、读图的准备时间。此外,尚品宅配还采用了排产软件,以杜绝误工、返工的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改造,对于消费者而言的个性化全屋板式家具组合,在车间则变成了一块块贴有准确条形码编号的板件。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矛盾因此得以解决,生产流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和流程再造,尚品宅配的日产能力提高了10倍,材料利用率从85%提升到93%以上,出错率从30%下降到3%以下,交货周期从30天缩短到10天左右,同时也由于先下单、后生产而实现了零库存。“尚品宅配”通过全方位的创新,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再造,自身也实现了从传统家具制造业向现代家居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三)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协同再造
这一类型的企业,以海尔为代表。海尔堪称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中持续致力于探索互联网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的典范。海尔模式将在后续的文章中探讨。
总结上述三种类型的企业,中国企业已经在C2B道路上实现了有益探索。而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主题来看,基于“互联网+内需”的全新创新场域,C2B模式有望在微观企业层面,为国内经济模式注入全新的元素与活力。全球企业都在探索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的环境下,中国企业看来是有机会与全球企业共同探索一个信息时代的“福特制”的。一旦实现,这将是中国企业对全球商业文明的巨大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具有推动C2B模式演化、生长的诸多优势。比如: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巨国效应较为显着;再比如,中国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有助于C2B模式下快速供应链的打造。
但优势并不等于竞争力。正如数十年前,面对日本精益生产方式的挑战,《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的研究者对西方读者所做的告诫:
本世纪初,大多数欧洲人未能认识来自于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的优点,结果使得这一极有益的概念被抵制了一代人的时间,现今的巨大挑战是要避免第二次再犯这样的错误。
而中国企业面临的是类似的处境,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互联网绝不只是营销渠道,而是将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再造。
互联网如何再造供应链体系
C2B商业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大量涌现,为我们思考信息驱动的高度分工的经济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切入点。
从C2B模式在电子商务类企业中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对企业前端营销的改变只是一个开始。它的更大影响还在于:通过前端与消费者的高效、个性、精准的互动,倒逼生产方式的柔性化以及整条供应链围绕消费者的全面再造。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出现的供应链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降低成本为导向、协作范围相对有限的线性供应链。由于供应链天然的社会化协作属性,今天这种供应链形态正面临着如何“互联网化”的巨大挑战。
我们认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撑大规模、社会化、实时化的分工与协作。它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原来的金字塔结构或链状结构,正在被压缩在一个扁平化的平面上。最终,这使得个性化需求,能够越来越直接地触发各家企业协同组成的高效价值网。当线性供应链被互联网改造成信息驱动的网状协同的价值网之时,也将意味着全新高度上的一种分工与协作体系。
C2B商业模式及其分工协作体系是我们切入的观察角度之一,而另一个更显见的观察角度,则是“云+端” 或 “平台+应用”的分工-协作结构的显着崛起。
具体来说,以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基础设施“云”为创新平台,去支撑和推动“端”的多元化创新,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或电子商务平台之上的海量网店、各类服务商等,正在成为今天全球商业领域最活跃的基本创新形态。
不得不说的便是淘宝。在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上,围绕数亿消费者的需求,在数百万淘宝卖家之外,IT、营销、物流、设计等形形色色的电子商务服务商,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新物种,在近年来得到了大量涌现。仅仅在2011年初,淘宝网商的注册合作伙伴(即服务商和开发者等)就达到了约11万家。通过这一平台,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大,交易费用的下降,交易技术的跃升,共享平台对前端的支撑,都是推动分工不断深化的重要原因。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商业流程将被数据所驱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高度分工的经济体系,也将逐渐在各个物种的涌现与自组织中得以持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