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到近期刘岩似乎又重出江湖,公司做得也红红火火,我也按捺不住,跑去北京西四环,泡上一杯茶,和刘岩侃了一下午。个人觉得,聊得亮点很多,最近几天,我将陆续放出。今天是第一期,主要讲刘岩抛弃微博的心路历程(好知音体啊)。
我和刘岩是老相识了。从六间房烧钱到裁员再到转型,我和刘岩都聊过数次。
看到近期刘岩似乎又重出江湖,公司做得也红红火火,我也按捺不住,跑去北京西四环,泡上一杯茶,和刘岩侃了一下午。个人觉得,聊得亮点很多,最近几天,我将陆续放出。今天是第一期,主要讲刘岩抛弃微博的心路历程(好知音体啊)。

以下和刘岩聊天实录要点:
我曾经很爱写微博。但后来为什么不写了呢?是因为,微博把人性的虚伪和虚荣完全放大了,要想成为公知大号,就只能关注社会阴暗面,追求转发率。
比如我这样的,原来就是一老百姓,但后来有了点粉丝了,转发多了,人家有人就叫你老师,还有人来向你请教创业经验,这个时候,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也不敢轻易去写了,以前,我的微博可以随意发点东西,比如说,出门倒霉踩了脚狗屎都可以写写,但成为大号了,我就不能随便写了。我得去发掘社会阴暗面,看看哪里的井盖坏了,哪里有不公平的事儿了,这样下去,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了。
所以我就不写微博了。(查了查,刘岩的微博确实近三个月没写微博了。)
不过,也不能说写微博没好处,对我来说,写微博最大的收获,就是我透析了人生。
我总结了,分出了三类人生,并根据这套理论来思考六间房的社交关系。
这三个人生是:第一人生,即现实生活;第二人生,即在网络上的社交生活,比如在QQ、天涯以及各个社区里的人生,这种人生是匿名的或者非实名的;第X人生,是指在微博里的人生,在这里面,虽然你还用的是你现实中的名字,比如刘岩,但你的表现、你发表的言论和你的现实其实没啥大关系,重点就是装逼。
研究好这三个关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六间房现在重点进行关系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