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束web2.0用户的布朗运动状态
作者:征周刊号外
来源:征周刊号外
2006-12-01 03:02
准备好了吗,又一个毫无逻辑的文章。
提要:
国内WEB2.0都在背美国的书,再多的风投给他们,一样是死路一条
用户的习惯是很难养成的,用户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美国用户和中国用户习惯之间的差别,比很多人想象得大得多。
靠一个程序来经营一家网站的思路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痴人说梦。
用户可以创造内容,内容可以创造价值,但是,呈布朗运动状的用户不能创造价值
互联网最被低估的人群是编辑
真正的互联网编辑价值很高,人数很少,没有培养机制,薪水很低,地位更低。
做技术永远理解不了内容,做内容的也很难理解做技术的,但他们有可能配合。
正文:
目前国内web2.0的网站没有一个会有前途,如果按照现在做法的话,就像如果按照1998年的思路运营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一样不可能有今天一样。
我了解国内的WEB2.0网站是从豆瓣网开始的(题外话,刚才我已经忘了这个网站叫什么了,只知道是换书,写书评的,通过搜索引擎才知道答案的),然后是blogbus,然后是土豆网,然后是六间房。
如何定义WEB2.0,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用户创造内容的网站,按照这种说法,最早的WEB2.0网站其实就论坛,虽然到博客后,2.0这个说法才开始火起来。
刘韧说,一个好的2.0网站是编辑可以放假一周,流量不见减少。
我尊敬刘韧,理解他的说法,但我觉得他在胡扯。
国内的WEB2.0们言必称Flickr,言必称YOUTUBE,现在又言必称MYSAPCE
他们在背书,他们根本看都不看一眼中国的现实。
到目前为止,中国成功的网站似乎都在美国找不到相应的模式:从新闻超市模式,到短信带来的第一桶金,到网络游戏模式,到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到百度的MP3搜索,到3721的中文域名,再到名人博客……
作为一个刚刚到网站工作半年的人,我对网站了解不多,所以难免以偏概全。
他们的问题在哪里?
他们迷信用户创造内容,于是他们觉得自己把一个网站搭建好,他们就可以睡觉的时候等着流量上升了。
上司方老师说的对,当你的流量上去的时候,你根本不用去找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会来找你的。
他们的流量都很惨,因为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我只要在网上做一个论坛,然后就等着收钱了。
想的真美。
如果他们费神看下用户创造什么内容,他们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不靠谱了。
我没事的时候会去看看土豆网六间房的视频。
说句实在话,能够引起我点击兴趣的内容基本都不是用户创造的。
一些国外的广告,一些国内外精彩电视片短的剪辑,一些MV……
都是专业内容制作商做的。
我在豆瓣和土豆都有注册
原来我想着去能找到一些有用信息,后来发现远不如我用搜索引擎得到的东西更全面,我跟人分享的意愿真的没有那么强烈,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个强烈法。
我偶尔使用土豆网上传视频,土豆网在程序方面做得确实不错,我上传的视频主要是非常私人的片段,比如去唐山出差得急病打针的过程,我不认为这些东西有任何的传播价值,就是我自己,在上传完发到自己博客上后,也不会再去看一眼。
换句话说,我是把土豆网当作网络硬盘用的。
这样的用户占绝大多数。
结果是什么呢?
用户创造的70%乃至更多的内容都没有任何的传播价值。
我觉得他们挺雷峰的。
更重要的是,第一,剩下的有价值的30%,如何才能不淹没在那70%里面。
第二,这有价值的30%,是能够非常清晰的归类的,比如模仿秀,比如游戏高手视频,比如恶搞……
如此典型的二八定律
但2.0们就觉得,他们应该当雷峰,他们就是要面对所有的网民。
跟2.0们说定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们总会说,我们要共享,我们要做YOUTOBE
一句话,他们想做大而全,他们要把天下所有的视频放到他们网站去
如果一个报纸,一个杂志,一个传统公司要这么搞,投资人会觉得他脑子进水了。
但一提到2.0,大家就好像被洗脑了一样,什么都不管了,投钱再说。
土豆网和六间房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个人愿意去六间房而不愿意去土豆,或者相反。
我看不出来。
目前而言,这主要取决于一个网民最早先看到哪个……
上面这么多导出一句话:
用户是可以创造内容的,用户创造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布朗运动状的用户是毫无价值的,或者说性价比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的。
我如果做一个2.0网站,我如果做一个2.0视频网站,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结束用户的布朗运动状态。
那些浪费我服务器的视频用户们,滚蛋吧,既然用户不能给我创造价值,还要这些用户干甚么?
我要做中国最大的游戏视频共享网站,只要你游戏玩得精益求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