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nar创始人戴福瑞:老外创业者的中国互联网历程
在北京的外国人对于“去哪儿”这个词,或者是明白它的意思,或者认为这仅是出租司机打招呼说“你好”的另一种方式。不过对于戴福瑞(Fritz Demopoulos)来说,它字面的意思“你要去哪儿?”,远比出租司机简单的问询有更深远的意义。
这个37岁的美国人,如今已经成为Qunar.com这一表达上颇具北京语言文化特色的旅游搜索引擎公司的创始人。自从1997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已经在中国的传媒、互联网以及无线行业走过很长一段路。
不过很有戏剧性的是直到他的中国之行开始,这位现Qunar.com创始人还不清楚自己发展的未来方向在哪里。
“是我以前的公司派我来到中国。” 戴福瑞说。“他们让我有机会来到亚洲。不过那个时候,我并不怎么了解中国。我是幸运的,超级幸运!”在凭借一个偶然的机遇来到中国后,戴福瑞很快发觉这里远比他能期待的更多。
“在这里机会遍地都是。” 戴福瑞说。“我记得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经表示,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市场。”这确是真的,他说。戴福瑞的职业生涯证明了这一点。
而戴福瑞的经历所证明的还不止如此。他还证明了一个外国人在没有超级公司的支持或者没有大使馆的帮助下,也可以在中国完成他的美国梦。实际上,他证明在没有这些支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更成功。
Showing up展示自己
戴福瑞谈话的时候,他透着一点加利福尼亚人特有的酷,使得我们的采访进行的相当顺利。他是那种喜欢在说话的时候以“对么”作结尾的人。让你不禁想要回答“是的,没错!”事实上,戴福瑞出生于洛杉矶并在那里上了中学。他的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澳大利亚人,在1960年移民到了美国。父母在商业上的成功,给予了戴福瑞在互联网行业之外的其它天分。
“回溯到我父母移民美国的1960年代,什么是美国梦呢?” 戴福瑞某些时候很讲究措辞。“拥有3个孩子,2辆汽车,1栋房子,还有自己的生意。这就是我父母那代移民所做的。对么?”没错,那么戴福瑞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呢?我们很好奇。你为何选择留在中国呢?“我父亲是个企业家。”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也希望自己能是一名企业家的原因。”说到留在中国,他提供的答案特别而又掺杂着尖锐的意味。
在中国有些时候,你只需要展示出自身特别的一面,也可以把事情做好。“他说。笔者不禁感到奇怪,即使在不具有语言优势、缺乏文化了解的情况下,只通过自我展示就能做好吗?
“在中国,比起其他人,我有他们没有的经历和经验。” 戴福瑞说。“在美国,我的这些经历和经验却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在中国,我的经验和经历却有着天然的优势。诀窍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哪些是我们认为我们能做得很好的,同时又明白它的局限。”
拒绝corporate office的职位
在戴福瑞还无法像本土的中国人一样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他的履历已经足以证明他来中国是没有问题的。
戴福瑞在中国的职业生涯开始于1997年,时任新闻集团的商业拓展部经理。他的业务范围涉及到了新闻集团旗下的ChinaByte.com,STAR TV,NDS和21世纪福克斯公司。
不过如果你是初次见到戴福瑞,你会觉得他不像一个商务人士。年轻,平和,说起话来语速很快,比起整齐的会议室,他似乎更安于始创公司的杂乱状态。
戴福瑞离开新闻集团后,在1999年参与创建了中文体育网站—Shawei.com,尽管在那个时候他还几乎不会讲中文。
“我认为是时候去做了。” 戴福瑞说。“我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找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间办公室,就可以去做了。所以我就照着做了。我记得我第一天坐在那里的时候,听着表嘀嗒嘀嗒走的时候,我感到我正在花掉我的钱。确实是很大的压力。”戴福瑞是幸运的,压力引发了一个重要的商业要素——创造流行。
“我们认为我们需要一份报纸,当我们有更多的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网站。” 戴福瑞说。“我们就这样壮大了我们的生意。”
Shawei.com迅速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网站之一。在2000年,在互联网泡沫爆发之前,戴福瑞以一千五百万美金的价格把它卖给了香港的TOM集团。不过对于戴福瑞,这并不意味着他与中国的传媒业切断了联系。
在创建Qunar.com之前,戴福瑞曾在许多中国和世界著名的传媒公司做过顾问,例如体坛周报,海润传媒集团以及InterActive公司。并担任过网易主管商业拓展的高级副总裁。
05年,他和曾经一起创立Shawei.com的合作人:Douglas Khoo,一个马来西亚人、曾经的首席技术官庄辰超,一个毕业于北大的人,一起创立了Qunar.com.Qunar在2005年6月完成了中文版的测试,并作为中国第一个旅游搜索引擎正式发布。
看起来像SideStep?
戴福瑞承认Qunar.com类似于Sidestep.com,一个在美国十分有名的旅游搜索引擎。
同时,Q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