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了目前求职者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大量求职者尚不知道的网络招聘的猫腻。不管网站用户的使用者到底是否知道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但是作为用户的实际效果体验是直接反馈在用户身上的,如果从业者不能够自己主动的发现这些问题,而自我陶醉在只知道收费的梦乡中的时候,也是用户即将抛弃我们的时候。
所以,我们网站的从业者,应该能够体察用户的疾苦,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为用户真正设计出好得产品,这样的网站才能长久的生存。
好网站的策划,绝对不是抖机灵,也不是赛智商,而是捧出一颗真诚的心,与所有使用我们网站的用户同呼吸、共命运;切实的为我们的用户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得到用户的心,这样的网站才能具备长久繁荣的基础。笔者简单罗列了目前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只有认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 传统的几大网络招聘门户,所有的经营模式都是相同的:企业支付1月/季/半年/年的广告费(提醒:是按照时间来收费的),然后企业就可以随意的在自己的后台发布职位信息,如果增加支付一些,可以在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摆放logo等等。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知名企业(越是有名气的,越是如此)能够在发布职位后的一周时间内,就可以收到成千上万份简历。不管实际招聘结束是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只要不超过企业支付的广告费的有效期(大部分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企业就可以永远刷新(显示的就是:最新招聘),至此,原本的招聘信息已经蜕变成企业的广告了。
2、 报纸+网络的招聘模式:只要在报纸上发布了招聘广告,一般网络上的广告位置都是免费赠送的,而且有效期比较长(至少半年,多数是一年)。众所周知,报纸招聘广告的有效期最多只有两周,即两周后,基本上招聘工作可以告一段落。然而,网络上却从不停息,一挂就是一年。此类的信息,也纯粹只是广告而已。
3、 根据1,2 的结果,求职者的简历投递只能是:石沉大海。同时,由于网上简历投递的便利性,求职者为了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已经习惯的大量群发简历,导致企业(越是知名企业越是如此)的信箱永远是爆满的,每天收到的简历数量不计其数;前面几年,企业所留下的邮箱还是某HR人的工作邮箱,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删除妨碍工作的简历邮件,后来索性企业单独辟出一个专门的简历投递邮箱地址,投吧,不管多少,都不影响工作,反正不会看。求职者只要通过outlook的邮件发送功能中的“阅读回执”功能就可以知道,最多10-15%投出简历可能会被企业阅读。
4、 企业面试的应付了事。有多少求职者在面试结束后能够得到企业的回音? 又有多少求职者在面试失败后,还会得到企业的求职建议? 更有多少求职者能够非常幸运的得到面试企业的评价或者推荐?
5、 个人简历被随便的出售:由于现行网络招聘模式中,个人简历可以被企业付费下载,这也是招聘网站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经营模式,太多的报纸刊登过已经发生问题的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也有太多的个人总会收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也有太多的求职者因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导致被骗子公司骗取财物。难道个人的信息安全就值简单的10元、20元??物权法已经出台,个人信息的相关法规也在国家起草过程中,传统招聘网站的模式,眼看末日就要来临。
6、 每一个岗位的竞争状况,求职者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不了解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的格局与排列顺序,这样的情形不但会严重打击求职者的自信心,更严重的浪费求职者的时间与精力。
7、 薪酬问题,这是每个求职者都关心的话题,可以说是求职领域中的刚性需求,可是从来没有一个网站能够有效地帮助求职者,让每一个企业规范自己的岗位薪酬要求。往往是:求职者经过了多轮面试后,自己的期望薪酬与企业能够供给的薪水待遇相差太远。从而造成求职者时间、成本的严重浪费。
8、 企业的信誉问题,虽然大部分企业是正规的,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听说有太多太多的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试用期廉价劳动力的压榨、劳动合同的不公正对待、女性工作者的歧视等等。招聘网站如果能够提供类似的参考信息,将能够极大地帮助求职者。
9、 求职者永远处于茫茫的求职人海,根本毫无途径凸显自己的特长。每一次的求职、面试都是不断的重新回到起点,重复着当年的艰辛。
见招拆招,笔者根据从事招聘领域多年经验得知,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关键是有没有人做。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几乎每个人都说,企业是付钱的主,不能得罪,而且企业的HR人是决定付钱的人,更不能得罪。于是,网络招聘就成了皇帝的新装,大家只要赚钱就行了,管他什么求职者的体验呢,只要口袋里有钱,腰杆子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