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不应该只停留在满足用户需求上
作者:余学军
来源:
2008-04-07 11:48
如果你的产品设计完全是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的,我敢肯定,一定不会太好。原因如下:
一个产品不是只为某个用户设计。所谓调研,只要不是普查,就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需求,如果调研的样本少得可怜那更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如果是普查,一个产品也不能容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一定要考虑到用户需求的普遍性,即主要需求;而不是为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来设计。
一个产品不能满足所有用户需求。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指望一个产品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也不太可能。因此,任何产品都只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主要需求,企图满足所有需求的产品最后往往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但什么都没有的感觉。
用户体验一定要高于用户的需求。如果我们只是完全按照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来设计,那我写到上一段就可以停笔,但是事实远远比上面还要复杂。当我们获得大部分用户的主要需求以后,我们一方面需要把它们融入产品设计里面——满足用户的主要需求,一方面我们还要提升产品的设计——超越用户自身的需求。也就是不但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还要考虑产品的易用性和趣味性(附加的价值);就像服装一样,同是为了保暖(夏天应该是为了防止走光吧);但是具有品牌价值的名牌可以卖到上千上万的好价钱,而普通衣服只能卖个几十元,而且还有很多女孩子因为得不到名牌的服装而羡慕(流口水)。
遵守只解决用户的一个主要需求。不知道研究用户体验的同行有没有看斯诺克,如果大家看得话,我们不难发现职业选手和日常业余玩家有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业余玩家往往希望一杆把所有球打进,一杆下去,母球四处横飞,每个球都在变化位置,结果也无法估计每个球的运动轨迹和停留点,目标球没有进,下一杆又没有好位置;而职业选手每次永远只打一个目标球,目标就是把目标球打进的同时母球有一个很好的停留点来打下一杆球,其中把母球的整个运动轨迹算得清清楚楚。其实产品设计也是一样,专业人员设计的产品永远只满足用户最主要的一个需求,其余的辅助就是为了帮助用户实现唯一的需求和为满足用户下一个需求做准备。
稀缺资源永远才是有价值的资源。资源只有稀缺,才会有价值。同样,产品只有有门槛才会显得有价值,好的资源永远是为优秀的用户提供的。如果你的产品每个人能使用,那么你处于垄断,每个人不得不使用;要么就是公交车(本意),用过就丢,成为用户四毛钱就上(北京)的低廉货,不要希望用户不下车或把你带走;更别指望用户炫耀(口碑传播)说我在北京座了4毛钱的公交,那个爽呀,人山人海,皮都挤掉,杠杠的(除了乘人多拥挤摸别人大腿的流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