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和网络个人品牌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2008-05-26 08:57
专业人士和网络个人品牌
作为“网络声誉管理”(Online Reputation Management, ORM)的一支,网络个人品牌(Online Personal Branding, OPB)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知识社会,专业人士(如作家、设计师、律师、个人理财顾问、SEO专家等)的知名度和声誉决定了其业务所能达到的规模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那么,专业人士或专业服务的知名度、声誉从何而来呢?如果我们稍作思考的话,不难看出,与其他产品服务不同,专业人士或专业服务要获得人们的关注认可,首先必须让人们对其专业知识、服务的价值、可信度等有相当的了解,这个了解的过程,和其他一些产品服务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有很大的不同,和为了促进销售而进行的各类营销活动更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这么说,专业人士或专业服务的知名度、声誉,主要来自其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实践,以及围绕传播和实践,与广大目标消费群所进行交流互动。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专业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在帮助人们展现自己、拓展人际关系、传播和交流专业知识、进行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威力。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成为专业人士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建立个人品牌、拓展业务空间、为大众服务的最好的工具和平台。
具体来说,网络个人品牌的管理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对于每个层面我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身份管理(Personal Identity Management)
知名度和品牌(Personal Awareness and Branding)
声誉管理(Reputation Management)
一、身份管理
“身份管理”是网络个人品牌管理的基础,指的是在网络上建立和管理属于自己的“物理存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域名。比较理想的是拥有自己名字的独立域名,比如 http://www.sunzhifeng.com,作为变通,可以申请拥有“名字+专业服务内容”的独立域名。在国外,英文名字容易重复,一些人暂时没有开设独立站点的技能或需要,可先申请并保有自己名字的独立域名,等以后再用
核心站点。建立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功能齐全的中心站点,作为内容发布的起点、对外交流的源头和汇聚地。我认为,“核心站点”是网络个人品牌管理的关键,刘佳最近的一篇文章(英文)对其重要性有很好的分析,在此不再赘述镜像身份。在一些流行或重要的社会化媒体,特别是社交网络上建立自己的账号,作为一种“防御”和对未来的投资,日益成为身份管理必须的一个部分网名。作为专业人士,日后在网络上最好使用实名,但也有很多人出于各种考虑,愿意选择以匿名的身份出现。实名、先匿名再实名、同时采用网名和实名,都是可以选择的策略身份统一。在多个社会化媒体上拥有账号,需要注意身份的统一,avatar、照片、网名、自我介绍、核心站点链接等,都要随时根据变化做调整,以保证统一性和强化个人品牌。
二、知名度和品牌
网络个人品牌的建立是个长期的过程,体现在知名度的提高和个人名字形成一个人们认可和信赖的品牌,需要通过在网络上持续、稳定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服务的介绍,与读者和目标消费群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这些都需要时间。
定位。一个好品牌的精髓是定位,个人品牌也是如此。根据自己的特长、专业和兴趣,对网络个人品牌的内涵进行取舍,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样样精通的多面手,不仅是建立个人品牌的第一步,也是以后能从拥挤喧闹的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最好的策略
核心站点。通过个人博客逐步建立个人的知名度和品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方法,也是从技术门槛、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看,目前最适合构建核心站点的平台。此外,一些功能齐全、人气比较旺的社会化媒体也可以用作核心站点
镜像和“卫星”站点。在核心站点建立自己的“身份”、发布内容,对于大部分人特别是专业人士来说,还远远不够。把核心站点的内容复制到一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以覆盖不同的人群,是进一步提高知名度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与读者和目标消费群的沟通交流,是提高知名度和个人品牌的关键,跨平台的镜像和“卫星”为接触读者并参与到相关的交流中去提供了方便
SEO和SMO。提高核心站点及其他镜像和“卫星”站点在相关关键词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SERPs)上的排名,主要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和社会化媒体优化(SMO)等方法来实现写作和交流。没有在网络上的辛勤耕耘,个人品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缺少浇灌的一颗树苗,早晚会干枯死亡。交流和写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交流也不局限在网络上,可以从网上发展到网下。
三、声誉管理
广义的网络声誉管理,包括建立品牌和预防化解网络公关危机两个方面,这里的“声誉管理”指的是后者 - 怎样及早探知关于自己的负面口碑、减缓或阻断其传播、通过行动或沟通来化解对自我品牌形象的破坏网络监测。个人可以借助网上工具(如通过G-reader